王寧安不滿道:“寬夫兄,你不能光算賺的錢,為了落實,要稽查私鹽,私茶,還要防備各部落鬧事,其中有一半的錢,要用來支付軍費,還有官吏的俸祿開支,最多隻有500萬貫,你還要努力才行!”
老文氣得握緊了拳頭,很快他又松開了手,丟擲了另外一個大殺器。
“這一條就是針對渤海和倭國等地,以後這些地方的印刷品,包括報紙、書刊、契據、執照、文憑、入場券等均需加貼印花稅票,稅額自5文到200元不等,違者罰款或鞭刑……對了,還有這些地方,投資大宋股市和債市,均需要繳納交易稅和所得稅……這一項,應該能拿到不少錢吧?”
印花稅!
王寧安眼前一亮,的確是好辦法。
“寬夫兄,還有什麼招數嗎?”王寧安也好奇起來,迫切想要從文彥博的腦袋裡,掏出一些寶貝。
文相公老神在在,過了好一會兒,才幽幽道:“老夫聽說有人在倭國種植桑樹了?”
“嗯,的確如此,現在遷去倭國的百姓,多數是東南的人,養蠶繅絲是祖傳的本事。”王寧安驚道:“寬夫兄,你不會要對這些人下手吧?”
“難道不成嗎?”文彥博道:“王爺,你應該立刻下令,要求所有養蠶戶,産的生絲,必須出售給大宋作坊,而他們的市面上,只能出售大宋産的絲綢!”
前面提到過,為了填補虧空,提高大宋百姓的福利,已經頒布了航海法令,要求這些地方不能和大宋之外的國家貿易,也不能繞過大宋進行互相貿易。
老文更是出了一個主意,“更應該嚴禁各國從事海外貿易,也不準他們擁有多帆船隻,只有大宋的船隊,才有資格從事海外貿易和捕撈,倭人只能充當水手,給大宋船隊打工……”
老文越說越高興,林林總總,講了十幾條之多,哪一項都是殺傷力十足,王寧安聽的是目瞪口呆,不寒而慄。
這老家夥真是黑,簡直黑透了……也難怪他在西夏搜刮了幾年,就把西夏弄得赤地千裡。
照他這個思路下去,要不了幾年,倭國啊,高麗啊,渤海啊,都要完蛋……可話又說回來,他們不完蛋,就要大宋完蛋……要對外用兵,又要發展工業,那麼大的錢坑,不想辦法掠奪,怎麼彌補?
見王寧安若有所思,老文繼續說道:“王爺,老夫以為,當務之急,還是要頒布命令,規定這些地方,必須使用大宋的貨幣,限期兌換!”
“等等!”
王寧安是真的聽不下去了,怪叫道:“我說寬夫兄,你難道還想弄出來一個雲州之亂嗎?”
“哈哈哈,弄出亂子有什麼不好!不亂不治啊!”
“那也不能遍地烽火!”王寧安沉吟了一下,“這樣吧,我們公佈一個金銀法案。”
“王爺的意思是?”
“比如在倭國,一銀元能兌換1兩白銀,如果大宋提高收購價格,1兩白銀能兌換1.4銀元,寬夫兄,你覺得倭國的商人會怎麼辦?”
文彥博眨了眨眼睛,沒好氣道:“還能怎麼辦,自然是跑到大宋,兌換銀元……只是這個兌換比例,似乎賺不到什麼啊?”
王寧安笑了,“寬夫兄,你想想,如果倭國白銀嚴重外流,造成通貨緊縮,物價下跌,百業蕭條,大宋是不是能趁勢收購,再狠狠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