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51章 世代忠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章 世代忠良 (1 / 2)

鄰近年終,連著三場大雪,北方陷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土塔村的村民心裡頭比熱坑頭還要熱!

大家夥每天都跑到位於王家和吳家之間的豬圈,翹首巴望著,看著豬圈裡面的大肥豬,喜笑顏開,無比滿足。

他們用手比劃著肥豬個頭,默默估算著,經驗豐富的老人伸出了大拇指。

“嘿,怕是有三百斤哩!”

還真別說,老人猜測的很準,190頭豬,最重的320斤,最輕的也有240斤。分量算不得驚人,就在隔壁村子,年關將至,就宰了一頭400斤的大肥豬,只不過考慮養殖的時間,就非常駭人了。

吳大叔是三四月份開始買的豬仔,也就是說,用了不到十個月的時間,就長到了這麼肥,這麼大!

那一頭400斤的肥豬,足足養了三年多!

時間短,分量足,就意味著賺頭兒大,這個樸素的道理誰都明白。

到了殺豬的那一天,村子裡家家戶戶都聚集過來,女人燒水,男人殺豬,孩子拍手大笑,不停追逐著。

漢子論起砍刀,將二師兄分成一塊塊的好肉,排骨下面的硬肋,足足有四指厚的肥膘,這也是所有人最喜歡的地方。一年到頭,肚子裡沒有油水,肥膘切碎了,加上白菜做餡,煮一鍋餃子,咬一口滿嘴流油,對很多村民來說,這就是一年到頭,吃得最好的一頓,再想吃肉,等到明年過年吧!

王寧安甚至鄉親們的窮苦,他特意囑咐,把豬頭豬爪,還有豬下水都留下來了,用極低的價錢,半買半送,分給了村民。讓大家夥嘗嘗,也好堅定養豬的信心。

切了一刀之後,沒了怪味不說,肉質細膩,肥嫩多汁,無論是炒菜,還是燉著吃,都是上上之選。

王寧安養豬成功,其實也不止是割了一刀而已,他手下有酒樓,每天能收集大量的泔水,加上入秋以來,大豆豐收,村子裡建了油坊,榨油剩下的豆餅成了最好的飼料。

營養豐富,環境舒適,專心長肉,難怪王家的豬這麼肥!

滄州的市民無暇知道王家豬肉的秘密,他們只知道海豐酒樓前面,出售最好的豬肉。大家夥全都湧來,天還不亮就有人排隊等候。

當城門開放,梁大剛等人推著獨輪車,每一輛車裝著兩扇肥豬肉,送到了酒樓前面的攤位,一字擺開。

市民們翹首以盼,當看到厚厚的肥膘,一個個都眼睛冒光,搖晃著手裡的銅錢,大聲吆喝,爭搶著購買。

梁大剛幾個人親自操刀切肉,向好幾個負責售賣,短短一個上午,帶來的二十頭肥豬售賣一空。不得不緊急補貨,一天的功夫,就賣出了五十頭。

一頭豬賺得不多,扣除飼料人工,大約能賺500到800文,不過要是不算建豬舍的費用,利潤就超過了一貫錢。

不到200頭豬,200貫利潤,說是多大的一筆錢,也未必,王寧安可是看過遍地金銀珠寶的人。但是這200貫卻意義非比尋常,等於是宣佈王寧安設計的賺錢模式成功了。

百姓種植大豆,收成之後榨油,剩下的豆餅喂豬,喂馬。而海豐酒樓採購豆油,藉由炒菜,把土塔村的豬肉和豆油推廣出去。

普通人未必天天下館子,可是他們還能買得起一點豆油,幾斤肥肉。

不到五天的功夫,所有豬肉一掃而光。

就連包黑子都讓公孫策訂了一頭豬,分給衙門的差役,充當年貨,看起來包黑子還是很懂得心疼手下人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