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315章 無憂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5章 無憂洞 (2 / 3)

既然民間利息這麼高,有錢的人只要放貸就可以賺得缽滿盆滿,幹嘛還去投資工商,既浪費精力,還要承擔風險。

試問,哪個行業每年能賺幾倍的利潤?

除了像王寧安這樣開掛的,別人行嗎?

社會環境如此,就別怪工商發展不起來。

王寧安思考得多了,他覺得利息就像是一把尺子,這把尺子體現了貨幣的價值,當你有些錢的時候,可以透過不勞而獲,賺取利息,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對你過去勞動積累的獎勵。

假如利息太高了,高到了比經商做工獲利還多,豈不是說不勞而獲的人勝過靠雙手致富的人嗎?

顯然,這是不合理的。

所以利息應該比工商業的普遍獲利低一些,這樣才能引導那些有能力的人去投資工商,創造更多的財富。

當然,利息也不能過低兒,像後世甚至出現了負利率,那就是走到了死衚衕,不用顧忌貨幣成本,也就沒有了創新的動力,所以過低的利息造就了一大批的僵屍企業,典型的代表就是東海上的倭國,動輒百年老店一大堆,有些人還以為有什麼工匠精神,大加吹捧,其實就是缺少淘汰,僵屍橫行,才從失去的十年,變成二十年,三十年……說這些有點多了,大宋眼下的問題是借貸成本高的不正常,以往是錢荒的壓力,沒有辦法,如今錢荒逐步緩解,王寧安又手握著皇家銀行,可以大展拳腳。

“陛下,臣準備將基準利益定在年息兩成,大宗借款,朝廷鼓勵的專案,可以低於一成五,甚至一成;民間借貸,年息不能超過三成,所有驢打滾兒利息一律視作違法,不予保護。下一步,皇家銀行要在各個主要城市開設分行,全面解除錢荒,壓低利息。”

王寧安滿懷憧憬說道:“陛下,我大宋的都會當中,除了汴京之外,杭州也有百萬人口,其餘成都、蘇州、廣州、洛陽、大名府、泉州、福州、揚州,還有平縣加上滄州,全都是三五十萬人口的都會,汴京的物流配送系統,這些城市同樣需要,只要把這個市場開啟,別說百萬廂軍,就算是二三百萬,也能夠輕易消化幹淨!要想做到這一步,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壓低利息,使得工商業的獲利超過高利貸,到時候利之所向,一切就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王寧安的這番談話,對趙禎的觸動非常大,可以說是顛覆性的。

王寧安談的東西只有一個核心,那就是人的行為是利益決定的,人是逐利的動物,只要調控好了利益,就能引導人們的方向。

這一套以利治國的理念,和儒家強調的以道德治國,以孝治國,完全背道而馳。

士大夫高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從這個標準來看,王寧安是地地道道的小人!

可趙禎越琢磨王寧安的說法,越有道理。

趙宋的皇帝已經給了士人一百年的光景,他們沒有興旺大宋,沒有收回燕雲,是時候該換一套方略了。

王寧安,還有他的皇家銀行,就是趙禎重新開啟變法的利刃神兵!

“王卿,朕可以答應你的要求,不過暫時只能放在京城,如果出了問題,朕要隨時叫停,不能貿然推到全國,你明白嗎?”

“陛下思慮周全,臣也是這個意思,畢竟皇家銀行的信用才剛剛建立,人才培養也剛剛起步,再有銅礦還相對緊缺,臣以為用二三十年,推廣到全國,已經算是很快了。”

治理一地,和治理一國,難度完全不一樣。想想王安石吧,他在地方的時候,推行青苗法,被誇成了一朵花,等到入主中樞之後,推行青苗法,結果弄得天下大亂,到處都是反對聲浪……哎呦!

王寧安突然心頭一動,拗相公王安石的青苗法基本上有兩種評價,主流觀點歌頌他勇於革新的無畏精神,網路上很多人則認為他的變法粗糙毛躁,根本不可能成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