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
“就是王大人唄!”曹皇後笑道:“他雖然沒有經過科舉,當學問不差,《三字經》是他編寫的,六藝的算學也是他開創的。臣妾說一句過分的話,雖然歐陽老大人,範大人他們都在六藝教書,可六藝真正的靈魂是王寧安!”
趙禎哈哈一笑,“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梓童的眼睛,是啊,王卿提倡知行合一,六藝學子與眾不同,就是靠這四個字!要不這樣好了,等咱皇兒大一點,直接送到六藝學堂,跟其他孩子一起讀書,一起長大……這樣啊,咱皇兒身邊就有了一大幫小夥伴,他們就能輔佐皇兒,讓他坐穩位置。而且去了學堂,皇兒見識多了,也不至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說起來慚愧啊,這麼多年,朕總算是想清楚了,不能偏信任何一幫人。朕就是偏聽了文官,幾十年碌碌無為,以致江山紛亂,連區區的李元昊,也能欺負朕!”
想到這裡,趙禎的拳頭攥緊,渾身的肌肉也繃了起來。
懷中的小皇子似乎感到了父親的異樣,他不高興地伸出小手,抓住了趙禎的胡須,用力撕扯著,小眼睛瞪著老爹,又惹來趙禎一陣大笑,連胡須被扯下來都不在乎了。
曹皇後連忙把孩子抱了過來,還沖著兒子怒道:“不許對父皇無禮,聽到沒有?”
趙禎卻笑道:“小孩子懂什麼,他還太小了,可朕已經太老了,不知道……”趙禎甩甩頭,重新振作道:“梓童,朕要替皇兒掃清四夷,給他一個太平盛世,這樣朕才能放心啊!”
小皇子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趙禎!
責任心,使命感爆棚的趙禎恢複了年輕時的狀態,格外勤政,不是年輕時候的傻幹活兒,而是目的性十足。
首當其沖,就是渤海國襲擊興城的事情,趙禎下令,要卯足勁頭兒宣傳,把所謂大氏的忠勇,淋漓盡致表現出來。
王寧安離京的時候,就給曾布安排了任務,讓他弄出報紙,宣揚六藝的理念,掃蕩舊派的腐儒。
這段時間,報紙已經發動起來,深受百姓歡迎。
有了皇帝授意,報紙更加連篇累牘,報道遼國的可惡,介紹渤海國的情況,把興城大戰說成了一朵花。
遼國自作自受,惡貫滿盈,不堪遼國壓榨的部族已經起來了,渤海國就是燎原之火,早晚要摧毀契丹!
這是在治理恐遼症!
還有一些文章,類比渤海國和大宋,相比之下,渤海國不過是幾百個遺民,就能奮起反擊,大宋子民億兆,土地萬裡,財富堆積如山。
為何大宋就不能振奮起來,光複燕雲故地?
不複燕雲,有何面目,去見歷代先祖?
整個大宋被震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揹著家裡,跑去參軍,還有人直接往河北跑,希望能幫助渤海複國。
就在這種風浪之中,遼國派遣張孝傑和蕭大祐為使者,來到了大宋,隨著他們一起回來的還有狀元鄭獬同劉林森。
見到了趙禎之後,遼國展現了超級強硬的態度。
“我們已經知道了,大宋冊封渤海國王,在遼國背後下手,背棄盟約,所作所為,卑鄙無恥!如果不立刻停手,將渤海海盜交給大遼,只有兵戎相見!”
趙禎看了遼國的國書之後,只給批了六個字:“你要戰,那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