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305章 所謀者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5章 所謀者大 (1 / 3)

趙禎這段話,說是掏心掏肺也好,說是旁敲側擊、連消帶打也好,總而言之,可把在場的眾位相公嚇壞了。皇帝都罪己了,而且,僅僅是因為照顧不好百姓,就有罪,那些存心盤剝、坑害老百姓的呢,是不是該千刀萬剮?

這回好了,弄得賈昌朝都繃不住了,他也把自己的烏紗帽摘下來,痛哭流涕道:“陛下勤政愛民,千古未有,國事如麻,皆因臣等不忠,臣願意請辭,另擇賢臣。”

趙禎懶洋洋擺手,“賈相公,這些年朝廷之上,走馬燈相仿,換得宰相還少了?如果光是靠著換人,就能天下大治,大宋朝也不會落這麼一副樣子。”

賈昌朝落了一個老大沒趣。

趙禎深深吸口氣,“幾位愛卿,你們都是公認的治世名臣,智慧無雙。朕今天不想討論什麼罷官不罷官的,還是那句話,遇到了事情,就隨便罷相頂罪,以為有了交代。實則卻是迴避問題,治標不治本。我大宋立國以來,幾經風雨,國初之時,承接五代之亂,太祖和太宗銳意進取,革除弊政,收天下兵權、財權、事權,結束亂世,天下大治,百姓歡欣鼓舞。歷代皇帝,廣納諫言,武夫亂國,要嚴加約束,宦官亂政,要加以限制,外戚胡來,要嚴防死守……對了,唐愛卿,朕重用張堯佐,你就極力反對,朕把他調回京城,你還說了一句話,朕是記憶猶新啊!”

唐介老臉通紅,當時人都說張堯佐是楊國忠,重用他,趙禎非成為唐明皇不可。

張堯佐調了回來,趙禎就說他也不是楊國忠,很聽話的,言下之意,自己成不了唐明皇,可唐介說什麼?陛下是當不了唐明皇,一旦張堯佐作亂,你連個兒子都沒有!

當時的一句話,直接把趙禎給滅了,時隔幾年,趙禎再度提起,又是這麼個情形,唐介難免氣短,躬身道:“老臣孟浪,請陛下降罪。”

“何罪之有!”

趙禎擺手,“朕說了,這是心裡話,不是議論朝政……對了,就像在書院學堂一樣,大家湊在一起,坐而論道嗎?朕方才說這些,就是有一個疑問,武將不可信,宦官不可重,外戚不可用,他們都會亂國,朕是認可的,可朕也想請問,那文官呢?會不會也把朝廷搞亂了?如果文官出錯了,又該如何限制呢?”

這話問得,把幾位宰相弄得外焦裡嫩,骨酥肉麻。

他們突然覺得,罷相也是一種幸福,至少不用面對這種誅心的問題,怎麼回答都不對勁兒!

連賈昌朝都閉嘴了,其餘諸人更是成了悶油瓶。

大家夥有意無意,把目光都落在富弼身上,心說你老人家惹禍,你的道行深,這時候還要你上!

富弼心裡頭一萬個不願意,他很明白,現在開口,很容易就被記入史冊,成為萬古笑柄,但是不說話更不行,趙禎已經把矛頭對準了整個文官體系,不惜犧牲君臣的情分,富弼本能覺得不安,他必須拼了!

“回稟聖人!”

富弼聲音很大,“自古以來,奸佞之臣不在少數,諸如李林甫,楊國忠之流,的確禍國殃民。可相比歷代的賢臣,卻是九牛一毛。就拿我大宋的文臣來說,有盡心輔佐君父的,有愛民如子,為民做主的,有力抗強敵,不畏生死的,有直言進諫,掃除奸佞……正是有了這些賢臣輔佐,我大宋才有了百年治世,太平景象。”

富弼又道:“文官固然有亂政的危險,但是太祖太宗,匠心獨具,高瞻遠矚,已經定好了規矩,東西兩府,對掌朝政,首相次相,分割事權,又設參知政事協助,外有禦史臺監督……我朝選拔禦史,無不是德才兼備,清廉自守的。而且言官不許與宰執有關系,定期如果不能彈劾權貴,還要繳納辱臺錢……如此重重監督,嚴防死守,已經將文官亂國的威脅降到了最低。誠然會有一些小的紕漏,可老臣以為,如果廢掉這套行之有效的體系,真不知道用什麼來取代!”

不得不說,富弼就是厲害。

他用嫻熟的太極功夫,把趙禎猛攻來的重拳化解得七七八八。

假如不是有這次的事情,趙禎都被他給說服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