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王府,還有大相國寺,都家底兒豐厚,眼下只是現金流枯竭,他們還有盟友,還有那麼多産業,只要有迴旋的餘地,就能把虧空補上。
王寧安是咬下來一塊肥肉不假,可是距離徹底擊敗他們,還差著很遠呢!
短短的功夫,能拿出一套應變方案,文及甫這小子的才華真不是吹的,要不是王寧安有底牌,還真不一定鬥得過他們!
……
“現在大魚已經落網了,我們需要的是把魚給拖上岸,絕對不能讓他們跑了!”
王寧安召集幾個心腹,還有趙宗景和曹佾湊到了一起,另外白氏帶著蘇八娘也出現了。趙宗景一點架子沒有,還有個自來熟的勁兒,沒幾句話,就把白氏哄高興了,愣是請白氏給他的兒子當幹奶奶。
曹佾去滄州的次數很多,倒是不會把白氏當成普通婦人,他陪笑道:“難怪二郎有如神助,原來是嬸娘給他撐腰啊!”
白氏笑道:“我一個婦道人家,能有什麼本事。”
客氣了兩句,白氏就嚴肅起來,“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繼續壓制銅價,而且要掌握銅料,越多越好,不給對方翻盤的機會!”
白氏又道:“你們要安排人手,回收票據。”
曹佾不解道:“此刻回收票據,豈不是把價錢給拉高了?”
“國舅爺還是太老實了。”白氏道:“誰讓你們用錢回收了。”
“那要怎麼收?”
“用這個!”
白氏又拿出了一張嶄新的抵用券,沖著蘇八娘一笑,“這是你想出來,跟他們說說吧!”
蘇八娘臉色微紅,她輕聲道:“這個抵用券價值兩貫,可以換購兩貫錢的琉璃鏡。此前皇家銀行發放了太多的票據,其中一部分流落到了民間,很多真正需要鏡子的百姓,受了很大損失,這部分百姓不能不管,不然會影響皇家銀行的聲譽。用抵用券,再加上300文,換取價值兩貫的銅器票據,這樣就把散落在民間的票據都收回來了。”
這個辦法一說,曹佾反應很快,他做了這麼多年生意,立刻想通了其中的訣竅。
首先,抵用券換票據,兩貫對兩貫,那300文算是溢價,老百姓基本上沒有損失。當然了,有人不需要那麼多鏡子,就只有日後轉讓出去了。
對皇家銀行來說,把這部分票據妥善回收,就等於減輕了擠兌的壓力。
而且以紙片換紙片,皇家銀行並不需要拿出真正的現金。以當下的琉璃鏡售價計算,利潤還是很豐厚的,尤其是能借機擴大市場佔有率,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早就知道蘇八娘聰明,沒想到這麼快她就把金融的玩法都學會了,真是讓刮目相看,王寧安都連連點頭贊嘆。
“蘇姑娘給我們開啟了思路啊,民間的票據可以這麼收回,那民間的銅器,也可以如法炮製。用琉璃鏡兌換銅鏡,一對一,以物易物!”
眼下琉璃鏡的價格是500文,銅鏡不足300文,也就是說,用銅鏡換購,有一倍的賺頭兒,不用問,京城很快就會出現許許多多拿著銅鏡換購的人群。
問題只剩下一個,那就是琉璃鏡的産量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