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萬兩黃金,朕不入內帑,折算成錢糧,給在京的官吏補發俸祿吧!朕不能虧待了臣子,也不能讓你們為難。”
宋庠真沒想到,趙禎竟然把錢給了他們,這可是天大的好事,正好不少官吏還在哭窮要錢呢,大宋的俸祿雖然高,但是那只是少數高官而已,很多中低階官員並不輕松,畢竟京城的花銷太大了,拖欠幾個月的俸祿,就有人要借錢過日子了。
這筆錢正好能讓大家夥過個舒心的年。
宋庠還挺高興的,只要能對付過今年,他在首相的位置上也幹了一年了,可以主動請辭,省得當風箱裡的耗子,兩頭不討好。
京城雖好,可是水太深了,沒有些道行,還是玩不起啊!
宋庠很輕松,可富弼卻不這麼看,以他的經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這筆錢不是這麼好花的,奈何他只是次相,沒有插嘴的餘地,更何況這幾年下來,富弼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嫉惡如仇,誓言革新大宋的富彥國了。
遇到了不平的事情,富弼學會了沉默以對,在國計民生和士大夫之間,他越來越傾向於士人的利益,富弼的成長,完美詮釋了一個改革家墮落成超級官僚的心路歷程。
富弼猜得不錯,果然就出問題了。
發俸祿本來是好事情,可是聽說這錢是從交趾搶來的,立刻就炸鍋了。
尤其是那些言官,他們認為這錢是不義之財,用之必兇,而且為了士林清譽,絕對不能接受滿是血腥的錢,誰敢要俸祿,他們就彈劾誰,決不罷休。
甚至好許多言官聯合上書,建議趙禎將黃金還給交趾。
他們說的光明正大,首先大宋身為上國,禮儀之邦,萬方表率,道德文章,那是四夷爭相模仿的榜樣。
結果大宋妄興大兵,攻滅藩國,搶掠財富。這讓別的國家怎麼看?他們該說大宋和蠻夷一樣,都是搶掠無度,貪得無厭,殘暴不仁,如此,大宋何以自處?
再有,交趾並非小國,搶掠殺戮,勢必引起交趾的切齒痛恨,一旦兵連禍結,西南將永無寧日。
他們建議朝廷不能貪圖一時的小利,而置國家大局與不顧。因此他們要求皇帝下旨歸還黃金,並且差遣一個使者,到交趾好生安撫。一定能使交趾人感恩戴德,真心歸附大宋。
唯有降服其心,才能永保安寧。依仗強兵,恃強淩弱,終不能長久。
而且這幫人還說要懲罰狄青,還要王寧安和趙宗景,他們不知輕重,把國家大事當成了兒戲,隨意動用大兵,罪在不赦……
這幫人不但自己上書,還找到了歐陽修,希望老先生能帶頭上表,彈劾有罪諸臣。
歐陽修心裡明白,他們這哪裡是讓自己上書,分明是逼著自己做抉擇,要想繼續當士林領袖,文壇盟主,就跟著他們一起上書,捍衛儒家正統價值觀!
如果繼續袒護王寧安,就要交出文壇盟主的地位。
這幾年的功夫,早就有人對歐陽修不滿了,他弄出的六藝學堂,盡是些離經叛道之論,雖然北宋的學術圈還沒有被理學統治,但是各個學派也都源自孔孟,對六藝學堂十分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