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坐在禦座上,臉色非常難看。
王寧安搶先說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當立刻清查綢緞行,弄清楚到底是誰理虧,還要徹查那些參與打架的人等,看看究竟是什麼人,要存心破壞宋遼和談!”
趙禎微微苦笑,搖頭道:“不必查了。”
“為什麼?”王寧安焦急之中,竟然都忘了禮數。
趙禎也沒怪他,而是緩緩道:“剛才傳來了訊息,說是那家綢緞行的內掌櫃,聽說丈夫死了,悲痛欲絕,就點著了房子,周圍人員救援不及,此刻只怕已經是一片焦土了!”
王寧安聽到這話,頓時瞳孔充血,簡直要瘋了。
毀屍滅跡,再燒一把火啊!
可以想見,民間的輿論該何等沸騰!
案子查不下去,遼國那邊要交代,那些清流也不會善罷甘休,兩方對撞,和談成果自然變成犧牲品,再也無法挽回。
王寧安偷眼看了看文彥博,這就是你出的招嗎?真是夠狠夠辣夠絕!
彷彿感覺到了王寧安的注視,文彥博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老臣身為首相,坐視京中出現如此惡劣事宜,老臣有失察瀆職之罪,懇請陛下罷免老臣的相位,也好給遼國,給天下一個交代。”
文彥博竟然要辭相,他打得什麼算盤,難道是知道做錯了?
王寧安稍微一閃念,就看到宋庠站了出來,慌忙擺手。
“文相公,不可啊!這一次的事情,真相還未清楚,以我想來,大宋商人素來守法好客,倒是遼國人蠻橫狂妄,不講道理,錯在遼國。即便百姓因為義憤,出手打死了幾個遼使的隨從,也不過是一點小錯,如果因此就罷免了首相,讓天下人怎麼看?我大宋的臉面又放在哪裡?”
他這麼一說,王寧安瞬間明白過來,文彥博和宋庠這是在唱雙簧啊!
果然,歐陽修怒斥道:“宋相公,那按你的意思,該如何處置?”
“很簡單,死了幾個人嗎,每人賠償一千貫,傷者五百,除此之外,大宋不承擔任何罪責。告訴遼國人,我大宋也不是好欺負的,他們要想打仗,那就放馬過來!”
這位大嚷大叫,好像多勇敢似的。可是他忘了,在幾天前,敢和遼使對罵的,只有王寧安一個!
現在表現勇敢?有什麼用?
除了能毀了來之不易的和談成果,別的用處都沒有。
可是經過宋庠和文彥博一唱一和,哪怕想要罷相都做不到了。事關兩國的顏面,大宋這邊退無可退。
最妙的是前些日子,王寧安還是堅定的強硬派,校閱大軍,示敵以力,嚷嚷著要和遼國大戰到底。
幾天的功夫,就變成了主和的,拼命平息遼國怒火,這個轉變未免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