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拜在先生門下,何其幸運!
“弟子拜謝先生教誨!”
韓宗武帶頭,深深一躬,其他學生也都是如此,齊刷刷一大片。
這裡面有未來的宰相,光耀千古的文豪,有鴻儒,有名臣……身為師父,能有這麼多好學生,王寧安只覺得渾身血液加速奔湧,滿心的豪情翻騰。
“好好的一頓飯,讓我給掃了興。”王寧安自嘲道:“寫詩填詞不是不可以,只不過這是小道兒,你們不要沉浸其中,耽誤了自己就好。”
王寧安說完,看了看一張張仰慕的面孔,大方道:“這樣吧,就算我賠罪,來一首詞好了。”
大家夥還以為王寧安對詩詞不感興趣,就不會寫了呢!真沒想到,竟然有意外之喜,大家都瞪圓了眼睛,興奮地盯著他。
王寧安心中還是有點發虛,畢竟當著人家的面,竊取人家的東西,總有些不好意思……可轉念一想,只怕經過自己的影響,也未必寫出那種詞了,總不能讓文學史空白吧!
自我安慰一番,王寧安又理直氣壯起來。
“這是我當初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曾經填的一首,不能親臨赤壁,只怕味道差了一些。”
王寧安咳嗽兩聲,朗聲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說起來,這詩詞果然不是隨便抄的,你寫赤壁懷古,人家問你,去過赤壁嗎?沒看過你哪來的感想?擺明瞭是抄的嗎!
也幸好王寧安之前寫過三國,現在拿出來,也勉強說得過去。
作為大蘇的代表作之一,能不好嗎?
他念完之後,頓時引來了一陣驚訝的目光!
韓宗武更是喜不自禁,比自己寫出來還高興呢,“先生氣度恢宏,絲毫不差李太白啊!”
哪知道在一旁的蘇軾搖著頭道:“你忘了先生剛剛說的話嗎?李白也僅僅是詩歌出眾而已,咱們先生那可是文韜武略,能親自徵殺疆場,談笑間,遼寇灰飛煙滅啊!”
“是啊,是啊,先生可比李白厲害多了!”
……
被一幫學生贊美的老臉通紅,王寧安索性不要臉了,反正抄一個是抄,抄兩個也是抄,不如就抄個痛快。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澶淵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酒到酣處,名篇佳句,不斷從王寧安的嘴裡冒出來,在場的所有學生從興奮,到驚駭,再到麻木……都說李白一鬥詩百篇,大家沒有見過,可王先生確實做到了,每一個學生的眼中,都是小星星,充滿了崇拜之情,更有人急忙忙找來了筆墨紙硯,飛快記錄下先生的詞作,生怕錯過一個字。
不過一兩個時辰,他們已經記下了厚厚的一本,差不多有二三十首的模樣,而且詞風變幻不定,不論豪放,婉約,全都信手拈來,沒有絲毫遲疑,讓人目瞪口呆。
韓宗武驚駭道:“夠出一本詞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