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安一口氣跑到了碼頭,鯨魚已經處置完畢,只剩下碩大的骸骨沒來得及處理,離著老遠,就能聞到刺鼻的臭氣。
原本王寧安是想把骨頭碾碎,丟到田裡當肥料,可是聽到有人把鯨肉當成龍肉之後,王寧安就改變了心思。
“考考你,骨頭能幹什麼用?”
“熬湯!”大蘇想也不想回答,得到的是嚇死人的目光!
“你要是這點智慧,就別想從學堂畢業!”
王寧安發飆了,蘇軾終於老實了,他低頭想了想。
“骨頭能做手串、念珠,這麼大的骨頭,還能雕刻,不過我不會,需要請專業的師傅。對了,還能做劍鞘,刀鞘,其實弄一大塊骨頭,擺在家裡,也挺威風的。”
蘇軾嬉皮笑臉,得意地挺著胸膛,“怎麼樣,我腦袋還挺靈吧?”
“一般,都不像是能賣大價錢的東西。”
王寧安搖了搖頭,揹著手,往前走了幾步,正好看到三伯,他指揮著人晾曬長須鯨的須板,這是要製作弓弦!
弓弦……王寧安突然眼前一亮,哪知道背後有人先驚呼起來。
“琴,琴絃啊!”
蘇軾沖到了須板的前面,抓起來仔細衡量著長度,喜滋滋笑道:“王先生,這個正好能做琴絃,鯨須的,送我一個怎麼樣?”
“不怎麼樣!”王寧安一把奪過來,“告訴你啊,這不是鯨須,是龍弦,我們要做的是龍絃琴!”
接下來的幾天,王寧安在碼頭和書院之間來回跑,把晏殊和歐陽修都找來,又請了好幾個工匠,用了十天的功夫,造出了一張琴。
沒錯,就是瑤琴!
王寧安總算記起來,上輩子他看過介紹,幾乎所有名貴的大提琴和小提琴,弓毛用的都是鯨須,音色純正,絕非其他材料可比。
既然能用在提琴上面,瑤琴也應該沒有問題。
經過緊張的趕工,按照金童頭,玉女腰,仙人背,製成了一張精緻無比的瑤琴。
晏殊精通音律,琴做好了,他沐浴焚香,跪在案邊,平心靜氣,輕輕撫動,芸透九霄,音穿山嶽,音色之美,樂曲之妙,就連王寧安這個五音不全的白痴都入迷了,更別說歐陽修,是如醉如痴。
半晌晏殊聽了下來,王寧安感嘆笑道:“我總算是領教了繞梁三日,餘音不絕啊!”晏殊點了點頭,“琴絃果然非比尋常,這張琴我要了,說吧,多少錢都行。”
晏相公有這個底氣,他為官幾十年,家底兒豐厚,哪怕是金子做的一張琴,也買得起。
說實話,王寧安差點動心了,能很宰晏殊一刀,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錯過了絕對遺憾終身。
只是王寧安有更大的圖謀,對不起了,晏相公,這琴不是給你準備的。
王寧安請工匠用紫檀木做了一個盒子,裝著龍絃琴,又用綠松石的盒子裝了一個小瓷瓶,在盒子上面,還有一隻振翅飛翔的金鳳,栩栩如生。
兩樣東西,打包送到了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