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曹皇後年紀大了,可畢竟還是後宮之主,又出身將門,王寧安送了這麼大的一個禮包,給足了皇後面子,以後曹皇後,還有曹家,能不照顧王寧安嗎?
什麼事情都怕仔細想,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暴利,卻讓無數大人物心裡舒坦,多少錢都換不來!
歐陽修和晏殊互相看了看,都從對方眼睛裡讀到了驚異之色。
這份做人做事的本事,就算在官場混了幾十年,他們也未必能做得出來。
難怪王家短短的一兩年就興旺成這個模樣,路子越走越寬,人脈越積累越厚實,果然不是隨便來的。
捫心自問,歐陽修大半輩子,得罪了無數人,竟然不如一個小孩子,寧不羞愧!
往日說說笑笑,插科打諢,沒把王寧安當回事,直到此刻,歐陽修才驚覺,這個孩子身上真有自己缺少的。
不管好壞,總之要自己學習。
想到此處,醉翁難得嚴肅起來,語氣之中帶著三分尊敬,彷彿和平輩探討一般。
“二郎,你看下一步救濟災民,該把重點放在什麼上?”
王寧安沉吟一下,笑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能因為發了糧食,讓老百姓渡過這三個月,就萬事大吉。”
“哦?還有別的麻煩?”晏殊追問道。
“沒錯,朝廷雖然派夏竦賑災,卻依舊讓他負責六塔河,說明朝廷還想讓黃河回歸故道,幾位前輩早就分析過了,這個方案不可行,勉強為之,只會後患無窮。”王寧安語重心長道:“我們無力扭轉朝廷決策,卻也要未雨綢繆。”
“如何未雨綢繆?”幾位異口同聲道。
“要給百姓找工作,不能指望著土裡刨食,就圍繞著捕鯨,發展出一個産業,足以安頓幾十萬人,讓他們有活路,不至於淪為流民!”
只怕整個大宋,除了王寧安之外,誰也不懂如何發展産業,不過不要緊,一層窗戶紙,一點就破。
首先要想捕鯨,要有船隻,要有武器,要有船員水手,這就是第一批工人,鯨魚運回來,進行初步加工,把皮肉分割,提取脂肪,這是第二批工人,接下來處理鯨肉,進行長途販運銷售,又是一批工人。
還有按照蘇軾的建議,鯨魚的骨頭可以製成許多種飾品,比如手串啊、念珠啊、雕刻啊、擺設啊、甚至用在傢俱裝飾上面,利潤不會很高,又耗費很多的功夫。單純從獲利上講,這樣的行業叫血汗工廠,是要被臭罵的。
可是別忘了,眼下的災民多數是老弱婦孺,又沒有什麼文化,能做什麼?
打磨鯨魚骨頭,編織中國結,賺點辛苦錢,能填飽肚子,就滿足了。
另外鯨須能製成弓弦,鯨魚的顎內皮還可以熬出粘稠的魚膠,是製作弓弩和馬槊的材料,正好可以籌建一座軍械作坊。
這就是王寧安的私心了,按理說王家是沒資格打造武器的,需要什麼,都要向朝廷購買。不但價格昂貴不說,而且軍器監的質量也沒啥保證。
王家有心成為一方霸主,就要像折家和種家一樣,拿到鑄鐵權,能夠自己製造武器,可這種權力絕非易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折家從唐末就崛起了,歷史比趙宋王朝還雄厚,至於種家,是藉著李元昊作亂,快速膨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