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30章 包拯要興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章 包拯要興學 (1 / 3)

人家劉皇叔是“凡三往,乃見”,公孫策才來了第一次,王二郎就被老爹拉了出來,王寧安覺得老爹要是做生意,一定會賠死,實在是不懂得待價而沽。

不過誰讓人家是爹呢,他也只能老老實實見了公孫策。

“公孫先生,你們查到了什麼,只管說出來吧!”王寧安淡淡說道,那份冷靜,淡定的氣勢,彷彿把什麼都看穿一般。

坐在對面的公孫策明明比王良璟還要大,此刻卻像是一個小學生和班主任彙報工作一樣,老老實實,和盤托出。

說起來包拯為官十年,天生聰慧,和那些迂腐書生不同,按理說他不會吃那麼大的虧,毛病還出在王寧安的身上。

他點破了騙子的手法,二伯王良珣靠著作弊獲得了包拯的認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王良珣毫無疑問頂得上一個排的豬隊友。

從他身上下手,精心佈局,險些就讓包黑子著了道。

不過躲過一劫的包拯迅速反應過來,他反思自己到滄州的所作所為,其中嚴查邊境,防範走私,是最要命的一條。

包拯去過遼國,深感遼國的強大,成群的戰馬,幾萬幾十萬不止,包拯看得眼睛都紅了,口水流出三千丈!

那滋味就像王寧安在後世看到的經典照片,那位白發蒼蒼的老將軍,翹著腳巴望著美國人的軍艦,雖然差了一千年,但是心情卻是一模一樣。

包拯深知遼國的強大,卻也發現了遼國的問題,作為一個仍然處在半遊牧狀態的帝國,遼國除了戰馬、毛皮等少數物資能自給自足之外,其餘的東西,包括布匹、糧食等等,都需要從外面進口,其中最大的來源就是大宋!

包拯認為嚴格邊禁,杜絕走私,將貿易限定在榷場,這樣就能控制遼國的勢力。想法很不錯,他卻沒有料到,數十年的承平,在大宋內部,也形成了依靠走私獲利的龐大。

崔家人設計包拯,卻也暴露了他們的秘密。

包黑子和公孫策快速梳理清查,發現了許多情況。

滄州通判楊雄,比起崔鈺還大了四歲,在幾年前,楊雄的原配死去,崔鈺立刻將女兒嫁給了楊雄,雙方成了兒女親家。

楊雄的官職,加上崔家的財力,雙方密切配合,幾乎將知州給架空了。以往不管是誰來了,都要先拜碼頭,不然別想安安穩穩幹下去。

偏偏這一次碰上了包拯這麼個猛將兄,崔家感到了強烈的威脅,才會斷然出手。

“王二郎,根據我的調查,崔家在明面上的生意並不誇張,很難維持龐大的家業,因此我敢確定,崔家一定從事了走私!”

公孫策聲色俱厲,拍著桌子痛罵,“身為大宋的子民,和遼國勢同水火,國仇家恨,別看兩國沒有大戰,但是幾乎每年都有遼兵南下打草谷!他們是把大宋當成了韭菜,一茬一茬收割!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是何等恥辱!我華夏子孫,中原上國,幾時受到過這種羞辱?”

說到了激動處,公孫策幾乎落淚,“都是這幫蛀蟲,可恥的漢奸賊子,比起遼狗要可惡一萬倍,我恨不得滅了他們的九族,去祭奠死去的冤魂!”

“王二郎,之前包大人提出,讓令尊想辦法吸引崔家,然後一舉拿下,當時的確有些倉促,沒有料到崔家會如此喪心病狂。不過我覺得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我鬥膽懇請二郎,能幫包大人,幫滄州百姓一個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