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趙風無力派兵,只是象徵性的勸說了一下,基本沒啥作用。
但經過了一年的戰事,在互相都討不到好的情況下,就算趙風不出兵幹涉,也自然會罷兵。
當然,他們之間罷兵,自然不需要來告訴趙風,所以趙風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罷兵的。
但之前既然沒有相關情報送來,估計也是剛罷兵不久。
說不定,就是看到有機可乘,才雙雙選擇了罷兵。
趙風思考了良久,最終內心一嘆。
因為趙風現在,還真沒辦法去幹涉馬超的用兵。
畢竟馬超是打著替父報仇的名義。
另外,拋開這方面不說,張遼與周倉,一個在京兆尹鎮守,一個在左馮翊鎮守,兩人所率領的大軍,分別都是一萬五千餘人。
這點兵力,鎮守一地,都很勉強了,出兵幹涉,那根本不可能。
何況,袁譚的勢力,也在右扶風潛伏,有馬超去消滅袁譚等人的勢力,也是好事一件。
至於馬超與白文的問題,趙風從接受禪讓開始,就準備留作歷史遺留問題,去交給後世子孫去和平解決。
除非等趙風稱帝後,馬超和白文造趙風反,趙風才有理由去掃平他們。
不然就只能效仿劉邦,去以各種名義,來消滅馬超與白文。
至於具體用什麼方式解決,還要看大漢以後的人口恢複情況。
如果人口恢複的不錯,趙風就算背負罵名,也可以效仿劉邦。
如果人口恢複的緩慢,那自然只能交給後世子孫去解決了。
另外,漢武帝的推恩令,也同樣可以效仿。
本著擁有不少解決辦法,趙風對哨騎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回去告訴張遼,讓他繼續盯著右扶風的情況。”
哨騎對趙風一拱手:“喏!”
說完,便轉身退出了中軍大帳。
時間緩緩流逝,一眨眼便過去了兩個月時間。
這兩個月裡,徐晃、夏侯蘭所部,攻克了許都東北方面門戶鄢陵,率領著兩萬餘大軍,在許都與趙風會師。
之後趙風便下令,讓徐晃、夏侯蘭率領大軍,在許都東城門外駐兵。
而張郃與文醜所部,也已經完全拿下了豫州全境,目前兵臨許都東南門戶新汲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