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風短時間內,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應對方式,沉吟了一下,看向熊大:“傳令魏延,明天一早,劃撥五千新兵與五千騎兵,派去新鄭增援!”
熊大對趙風一拱手:“喏!”
然後與哨騎一同退出了中軍大帳。
趙風這也是無奈之舉,沒有好辦法,就只能用老辦法來應對曹操的投石器。
哪怕這五千騎兵全部死光,只要能摧毀曹操三分之一的投石器,也算死得其所了。
畢竟投石器不毀掉,新鄭根本守不了幾天。
而曹操有十萬大軍在側,不管是五千騎兵突襲,還是一萬騎兵去突襲,結果都是差不太多的。
第二天夜晚,太史慈同樣派人來彙報戰況。
同時送來了昨天的傷亡情況,昨日一戰,太史慈一方陣亡三千餘人,傷四千餘人,消耗輜重若幹。
從城下的屍體來判斷,曹軍死去的人數,應該在六、七千左右,兩軍傷亡比例差不多。
雖然看似差不多,但實際上還是太史慈這邊吃了虧的,因為曹軍後撤時,天色已經比較晚了,很多傷兵,都沒有攜帶回去。
只要曹操今天稍微提早一點收兵,傷亡情況還會降低。
而為了消磨曹軍計程車氣,城下的屍體,太史慈沒有派人負責清理。
好處是能緩慢消磨曹軍士氣,壞處便是容易爆發瘟疫。
今天一戰,與昨天的情況差不太多,預計傷亡情況也差不太多。
而曹操果然也調整了收兵的時間,估計曹軍的損失,會低於昨天。
這還是趙風新增了五千士兵的結果,不然的話,以曹軍的猛烈進攻,新鄭隨時可能會失守。
而五千騎兵,太史慈今天沒有動用,準備在關鍵時候,來盡可能的摧毀一些投石器。
否則以這種局面,繼續派兵去新鄭,也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而一但新鄭的城防輜重耗盡,太史慈在拒城而守的情況下,可能死傷會超出曹軍的一倍以上!
好在對於滾木、礌石的消耗,晚上可以趁機出城回收一些回來,另外,曹軍也利用投石器,‘送來’了不少礌石,只是滾木的損耗依然巨大。
而火油、幹草一類的輜重,就是用一點,少一點。
幹草還能從後方補給,火油這類戰略輜重,那真是用一點,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