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各路諸侯的態度,趙風心裡有了個大概的判斷,對著哨騎一揮手:“我知道了。”
“回去告訴龐統,命他出使壽春,協助袁耀抵禦劉備來犯大軍。”
哨騎對趙風一拱手:“喏!”
說完,轉身便退出了議事廳。
趙風派龐統前去出使,也是有幾層用意的。
一是,向其他諸侯,表達出一種態度,趙風不會坐視袁耀被人滅掉。
現在只是派遣謀士去協助袁耀,一但戰局糜爛,趙風便可能會派出大軍,前去增援。
只要曹操沒有對徐州用兵,在徐州夏丘與淮陵駐守的張郃、文醜所部,能湊齊七千兵馬過去增援。
七千兵馬看似不多,但在雙方戰局糜爛時介入,還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
何況,趙風出兵增援,不在乎出兵多寡,而在乎趙風要力保袁耀的態度。
二來,就是龐統曾經說過,如果趙風沒有接受龐統的投效,龐統最後便會選擇劉備。
趙風讓龐統去協助袁耀,既可以加深龐統與劉備的仇恨,也能間接看出龐統的用心。
畢竟從現在來看,龐統依然是屬於忠心‘劉漢’的。
而龐統身為趙風的主簿,自然瞭解了很多內情,包括趙風的‘野心’。
如果龐統還是忠心於‘劉漢’,在目前的局勢下,龐統便會協助劉備,來拿下袁耀的九江郡。
再以九江郡為依託,依然能實現他早期的戰略規劃。
趙風敢於這麼去試探龐統,那是因為魯肅曾經也與趙風談過三分天下之事。
這都是因勢利導,各為其主。
魯肅在投靠趙風後,便是讓趙風派人去這些地方潛伏,以待來日從內部瓦解。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扶持孫紹之事。
雖然目前看似沒起到什麼大用,但隨著孫紹越長越大,日後必然會給江東孫氏,來一次大亂。
另外,荊州劉表年歲已高,劉琦與劉琮日後也是可以利用的。
還別說,趙風還知道,還有一位有‘三分天下’戰略思想的諸葛亮,還沒出山。
所以‘三分天下’這個戰略思想,在趙風這裡,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