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每年再撥出三百萬石糧食,去興修水利、道路、橋梁,也足夠把一千萬石糧食儲備起來。
要知道,三百萬石糧食,已經相當於全年糧食賦稅的百分之十了,用全年賦稅的百分之十來進行基礎建設,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畢竟趙風這邊,是每年都是投入這麼多,去進行基礎建設。
而其他諸侯,一般就是弄個大型工程時,才會投入特別多,其他時候,一把都不會這麼投入。
趙風沉吟了一下:“隨便給多少?”
“總需要一個由頭吧!”
畢竟給少了呼廚泉可能不會出兵,給多了趙風又捨不得。
田豐略微思考了一下:“呼廚泉送了我們五萬匹戰馬。”
“這些戰馬的價值,大概在九百萬石糧食左右。”
“雖然是之前換取俘虜的籌碼,但戰馬的價值,是實實在在的。”
“主公就當當初少了一半的籌碼,支付給呼廚泉四百萬石糧食,到四百五十萬石糧食便可!”
趙風聽後,沉吟了下來。
四百萬石糧食,可是一筆非常客觀的糧食了,佔一年糧食賦稅的百分之十五。
要知道,當初張燕為了從趙風這裡籌集兩百萬石糧食,可是送了趙風十萬大軍的!
雖然名義上是互助,但實際上,就是交易。
當然,張燕當初之所以可以養活那麼多大軍,主要是因為,張燕是按照徵徭役形式計算的。
徭役,是統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
所以張燕幾十萬大軍的開支,並不多,只要提供吃的就可以了。
趙風是因為變法,想間接廢除徭役制,所以不管是士兵、百姓,只要徵集過來幹活,都會發放糧餉。
如果當初,秦始皇不是用強徵徭役的方式,弄的民怨沸騰,說不定也不會秦二世而亡了。
當然,前提是秦始皇能支付的起那麼多錢餉。
趙風這也是為了長遠的打算,給錢幹活,起碼不會弄得民怨沸騰!
而且間接廢除了徭役制,也可以避免百姓為了逃避被徵為徭役,從而賣身給世家,成為黑戶。
雖然看似趙風額外支付了一大筆糧食賦稅,但實際上,百姓得了這些糧食,基本上也是換成了生活用品,或者直接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