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風心算了一下。
按照物價沒亂之前,五十石糧食,需要一萬一千銖五銖錢。
而趙風當初給出的兌換標準,就是一金餅兌換一萬五銖錢。
簡單說,就是趙風手中的這一冊書籍造價,就是一金!
當然,物價飛漲以後,趙風自然也停止了對外兌換金餅,通常都只收購外面的金餅。
趙風沉吟了一下:“造價還是貴了!”
接著搖了搖頭:“不過這也沒有辦法。”
趙風對目前能夠印刷的紙張,依然不太滿意。
還遠遠達不到趙風心目中的要求。
當然,趙風以後世紙張的水平,來要求目前技術製造的紙張,自然是無法比較的。
田豐愣了一下,然後對趙風行了一揖:“主公有所誤會。”
“這一冊《大學》確實是耗費了五十石糧食。”
“但如果是日後大批次印刷的話,最多隻要五石糧食!”
趙風也愣了一下,接著就想明白了。
田豐的意思就是,這第一冊 大學印刷成冊,中途肯定出了各種各樣的情況。
所以才耗費了不少資金,才把《大學》印刷成冊。
簡單說,就是之前最少失敗了十本《大學》。
畢竟要交給趙風過目,要求方面自然會高上許多。
而以後,就不會出現這些意外情況。
另外,以後印刷給別人用的書籍,就算出現某些錯字,也無所謂,反正可以由使用者二次修改。
接著趙風心算了一下,五石糧食的價格,在物價沒有混亂以前,也就是一千一百銖五銖錢。
根據趙風一千的兌換比例,差不多就是一個銀餅。
以書籍的各方面優勢,一銀餅一本書籍的造價,還是不算太貴。
畢竟願意收藏書籍的人,那起碼也是世家、豪強,這些錢自然算不得什麼。
至於普通百姓,以目前的情況,趙風也沒能力普及開來。
不過書籍的出現,依然可以大量提供給書院的學生,用於早起不識字階段。
等識字以後,可以用竹簡自行雕刻一份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