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毒殺廢帝這事,哪怕所以有人,都說是董卓毒殺的,但董卓一直都說劉辯是自盡的。
可見董卓也不敢,承認毒殺劉辯這事!
而在這個講究天地君親師的年代,董卓還真不一定能幹出來毒殺廢帝這事。
否則董卓麾下的文武官員,會如何去想?
拋開這些不談。
還有一件事,也頗有蹊蹺。
那就是初平元年,劉協下詔將弘農王劉辯,葬於已故中常侍趙忠的墓穴中,諡曰懷王。
劉辯好歹是當過皇帝的人,就算沒有專門弄一座皇陵出來,但起碼也要單獨弄一個王陵出來吧。
而劉協卻只是把劉辯,安葬在已故中常侍趙忠的墓穴中!
這顯然也是說不過去的。
因為這個對劉辯來說,簡直太隨意了,與他的身份,完全不符。
所以這也會成為,趙風說辭的一種佐證。
畢竟以劉辯當時嫡長子的身份,有跟他長得比較像的替身,那是很正常的。
別說一個替身,就算有個兩、三個替身,那也不足為奇。
所以,只要趙風說,當時被毒殺或自盡的是劉辯的替身,而正真的劉辯,已經被救了出來,也是很有可能的。
另外,趙風會星象佔蔔之術,來預測某些大人物的吉兇,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趙風會知道劉辯有身死之危,也是能說的過去的。
趙風沉吟良久:“荀諶,交給你一個任務。”
“去仔細調查一下,看看那人,到底是弘農王,還是隻是弘農王曾經的替身!”
劉辯是何進的外甥,雖然不可能經常往何進家跑,但偶爾去去,也沒什麼值得說道的。
所以何進隱瞞上面,單獨尋找一個替身,也是說的通的。
畢竟尋找替身,也不是你想找就能找到的,有備無患。
而且,早點找一個,長的相似的替身,也可以把兩人的身材,養的看上去差不多。
否則臨時找來的,光臉蛋長的相似,身材差距太大,也沒什麼用。
荀諶對趙風行了一揖:“喏!”
說完,轉身就退出議事廳。
等荀諶走後。
田豐沉吟道:“主公何必多此一舉。”
“不管他是弘農王本人,還是隻是弘農王的替身,有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