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還有河西郡、雁門郡等被南匈奴佔據的地方。
當然,河東郡是司隸地區,乃是直接歸朝廷管轄的,趙風除非擺明瞭要造反,不然不可能率兵去攻打河東郡。
所以說,河東郡只能透過上表某人,去河東郡任太守之職,間接的把河東郡佔了。
但盯著河東郡的人,肯定也不少,想要透過這個方法,也不太容易。
至於河西郡、雁門郡,等被南匈奴佔據的地方,趙風心裡已經有了計較。
只要等自己騰出手來,就可以去收複那些地方。
畢竟河西郡、雁門郡,本來就是大漢的治地,目前名義上也是大漢的治地,要收複回來,相對簡單一些。
而幷州的朔方郡、雲中郡、定襄郡、五原郡,收複這幾個郡,就有難度了。
畢竟這是西漢時期,某位皇帝收留南匈奴時,特意劃給他們休養生息的地方。
之後光武帝劉秀中興大漢,但無力與匈奴作戰。
而匈奴內部為爭王位發生動亂,匈奴貴族相互殘殺,日逐王比率領部眾歸附東漢王朝。
所以這些地方,直接就劃給了南匈奴,但依然還是大漢的領土。
類似後世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正因為發生了這麼多事,這事對於當初收留南匈奴的某位皇帝,就算是一個汙點了。
所以記載裡很多地方,就成了語焉不詳。
但到了一定的地位,還是知道,這某位皇帝,其實就是漢武帝。
所以按照後世的說法,朔方郡、雲中郡、定襄郡、五原郡等地,是歷史遺留問題。
簡單說,就是處理起來很麻煩,不是簡單用兵就可以解決的。
當然,如果大漢一直強盛下去,其實這幾個郡地,漢族與匈奴已經開始民族交融了。
可惜,大漢勢弱,前些年匈奴反叛,已經把這些地方的漢人都屠殺幹淨。
那麼民族融合之事,自然破産。
想到這裡,趙風甩了甩腦袋,把這些思想都甩了出去。
畢竟具體要如何對待南匈奴,趙風心裡也還沒完全決定好。
而黃河以北之地,還有那麼多地方,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納入治下的。
所以趙風搖了搖頭:“沒有非常合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