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趙風就是擔心這事,所以才把毛嘉,派給呂布去了。
王平參加了河內郡之戰,就算勉強升官,但也不能與這幾人去抗衡。
而張遼,一直是駐守在茲氏,以防備南匈奴。
雖然也算有功,但還沒達到要升官的程度。
如果把趙風的內政,當成是一個小國家。
就相當於把大將軍、車騎將軍的職務,都交給了瞿澤與楊經。
而其餘將領,只是前、後、左、右將軍。
官職上差了一個級別。
拋開忠心這個問題不說。
如果派遣他們領兵在外作戰,自然是以職務高的為統帥。
以瞿澤、楊經的能力,顯然不足以勝任。
明明可以,讓張遼等人統帥,獲取大勝。
卻偏偏需要讓瞿澤、楊經等人統帥,然後獲取小勝,甚至是敗仗。
那趙風前面的安排,豈不是都白搭了。
別看帶兵投靠過來,當時很舒心,兵力大漲。
但這也算是,帶兵投靠過來的隱患之一。
而這個問題,一但沒有處理好,那麼瞿澤與楊經,必然會生出反心。
要知道,現在張燕可是佔據了整個青州。
就算張燕對趙風,還心存感激之情,但張燕的那些麾下呢?
他們肯定會派人,來聯系瞿澤、楊經、毛嘉等人。
只要談好以後。
或許張燕就會派兵攻入冀州。
然後讓他們臨陣反戈。
到時候,冀州歸屬於誰,那就不好說了。
要知道,張燕的優勢,就是兵多。
當然,劣勢也很明顯,就是缺糧。
不過張燕佔據了青州,雖然依舊缺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