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沉吟良久:“曹操乃是漢人。”
“徐州之戰,不管因為什麼原因,曹操還不是大肆屠殺了幾十萬徐州百姓!”
“只要戰亂依舊,百姓便會淪為待宰的羔羊。”
“主公心繫百姓,便更應該早日一掃寰宇,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趙風聽後,沉吟了下來。
魯肅雖然沒有明說,但顯然也是暗示趙風,這樣做並沒有什麼錯。
身為上位者,需要從大局去考慮問題。
想到這裡,趙風想起後世有一句話,叫小孩子才講對錯,大人只講利益!
因為立場不同,對錯的判斷標準,自然也就不同。
所以還不如單純的去講利益。
以曹操屠殺徐州百姓之事來說,哪怕所有人,都認為曹操是錯的。
但拋開對錯不談。
從曹操的角度來說,不管他是什麼理由,但他都有理由,去支援他這麼做。
也就是說,曹操認為屠殺徐州百姓,對他是有利的。
從這方面來說,曹操比趙風,更像一個上位者。
或者說,趙風還不夠成熟。
因為要趙風為了某些利益,去屠殺百姓,趙風自問是做不到的。
哪怕屠城後,會讓百姓不敢繼續支援敵人抵抗。
哪怕屠城後,日後會減少敵人的抵抗。
哪怕屠城後,趙風戰損計程車兵,會大大減少。
有了這些認知。
趙風便知道,即便自己以後會變得跟曹操一樣,只講利益。
但也要做一個,有底線、原則的‘大人’。
而趙風的原則之一,就是做人要講誠信。
既然答應了劉和,那麼斷然不可能撤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