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雲喊出,降者不殺、跪者不殺,的口號。
趙雲這邊的騎兵,也跟著喊出降者不殺、跪者不殺!
這一瞬間,降者不殺,跪者不殺!的口號,就響徹這一方戰場。
至於效果,那是非常顯著的。
至少那些明知必死的盾兵,都是直接跪地投降。
沒了盾兵,少量長矛兵,也跟著跪地投降。
少量這些盾兵和長矛兵的阻礙。
趙雲的所有騎兵,只是幾個加速,就沖到了大刀兵陣地。
然後對刀兵,開始屠殺了起來。
張郃原本還在率領刀兵,在前面頂著,以便邊打邊撤。
但看到這個情況後,知道自己大勢已去。
下令讓一小部分大刀兵,開始斷後,然後其餘的大刀兵,開始迅速往大營門口跑去。
這一跑起來,那速度自然要快上很多。
沒多久,就有大量的大刀兵,回到了大營門口。
不過,他們付出的代價,就是留下來斷後的大刀兵,全部死亡。
步兵對騎兵,本就沒優勢,何況還是短兵器對長兵器,那就更沒優勢了。
不是因為斷後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死士,趙雲敢保證,這些人立馬就會跪地投降。
可惜對於死士,那也只有送他們去死。
不過這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
死士死光了,就說明完全終於張郃或者袁紹的精銳,已經死光了。
其他部曲,在忠誠方面,肯定就沒那麼死心塌地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因為如果不用死士去斷後,其他斷後計程車兵一但跪地投降。
那張郃還在逃跑計程車兵,就被被趙雲的騎兵,給直接收割掉。
廝殺到這種程度。
趙雲自然打算趁機沖入大營,然後一舉拿下張郃的大營。
最好能把張郃給俘虜下來,那就更完美了。
只是。
當趙雲準備繼續,下令進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