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他們是準備去烏桓招兵買馬。”
“就算無法招兵買馬,也能去烏桓尋求幫助。”
“簡單說,就是去烏桓借兵!”
趙風沉吟了一下:“我討厭這些人,去借助外族的力量。”
“公孫瓚雖然討厭,但不管怎麼說,他也是漢人,我更討厭這些藉助外族力量,來對付漢人的人。”
田豐搖了搖頭:“匈奴、烏桓、夫餘、濊貊等族,雖然是外族。”
“但他們名義上,還是臣服於大漢,是大漢的屬國。”
“只要耗費幾代人,或者十幾代人,總能把他們變成漢人!”
趙風笑了笑:“想法是好的,可惜……”
可惜不用不幾十年,大漢常年徵戰,人口銳減,然後這些外族看到了機會,結果紛紛入侵了大漢。
另外就是,想要漢化外族,如果只是統治上在漢化,文化上不漢化,最後也是白搭。
好在趙風,已經邁出了文化統一的第一步,就是實行拼音教學。
這樣不但會讓國內百姓的口音,完全統一起來,就連外族也能統一起來。
不像現在這樣,各郡地的地方口音很重,方言就更多了。
不過這事還太遠了,趙風也無法開口來明說。
田豐不知道,趙風可惜的是什麼,所以也不接話,換了個話題:“不管如何。”
“鮮於輔、齊周、鮮於銀、閻柔等人的舉動,對我們大大有利。”
“想來用不了多久,閻柔便會率領劉虞的舊部,與烏桓大軍,前去討伐公孫瓚。”
“而公孫瓚,也必然會知道這事。”
“所以,在閻柔那邊沒有動靜前,公孫瓚不會擅自另開戰局了!”
田豐的話,很好理解,就是現在因為閻柔這個不確定因素。
導致公孫瓚也不敢胡亂進攻別人了。
而現在在整個北方地區,也就趙風這麼一個需要進攻的目標了。
甚至說不定,青州那邊的戰況,也會收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