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聽後,猶豫了一下:“崔琰年少時性格樸實,言辭遲鈍,喜好擊劍,崇尚武功。”
“二十三歲時,鄉裡按規定將他轉為正卒,才開始感慨發奮,研讀《論語》、《韓詩》。”
“前年才去青州鄭玄門下求學。”
“但豐也不清楚,崔琰到底學的什麼。”
“不過,既然崔琰性格樸實,言辭遲鈍,喜好擊劍,崇尚武功。”
“就徵召崔琰為校尉,去領兵作戰吧!”
趙風搖了搖頭:“在我這裡,都要從低階官員開始做起。”
“先徵召崔琰為軍侯吧。”
“如果他去袁術那邊立了功,就封他為軍司馬好了!”
田豐點了點頭:“這樣也行。”
“只是,以軍侯的職務,前去面見袁術。”
“會不會低了一點?”
趙風沉吟了一下:“元皓說的也在理。”
“要不在給他個,冀州治中從事的虛職?”
田豐沉吟了一下:“也行。”
“反正我們也不清楚,崔琰到底是適合治理州郡,還是領兵作戰。”
趙風點了點頭:“那就有勞元皓。”
“去擬兩份徵召令吧。”
“一份送給荀家,一份送給崔家。”
田豐對趙風行了一揖:“喏!”
說完,就退出了中軍大帳。
趙風這麼安排,實在是趙風對於崔琰,也沒什麼太深刻的映像。
光憑記憶的話。
崔琰好像當過袁紹的都騎尉,又好像當過曹操的冀州別駕從事。
唯一有點映像的。
就是曹操留下崔琰,在鄴城輔佐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