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訊息,也證實了。
當初陳瑀在壽春時,確實阻止袁術率兵進城了。
因為只有這樣,袁術才會集合大軍,去進攻陳瑀。
不然,袁術吃飽了撐的,沒事自己率兵,進攻自己上表的刺史幹嘛。
另外,有傳言說,袁術自領揚州牧,又兼稱徐州伯。
當然,對於此事,趙風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袁術今年推薦人才的次數,已經用完了。
所以只能先自領。
然後等來年,再去走一趟流程。
像這種推薦名額。
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刺史、州牧等,這一品軼的,一年也就一個推薦名額。
用完,就沒有了。
而類似車騎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等這一品軼的,三年才一個推薦名額。
當然,更多的是一輩子都用不上。
另外就是大將軍和上公。
大將軍不用說,上公就是高於三公的,類似太傅、太師、太保。
這些都需要大家聯名上表。
這也是要用掉推薦名額的。
比如董卓就太師。
董卓還想拜劉虞為太傅,不過被劉虞拒絕了。
這樣做,也是對某些,權勢太大的官員,進行的一種限制。
不然,如果某人權勢太大,他一口氣把整個大漢的刺史、將軍都換了,那不跟換了個統治者一樣。
別說這些位高權重的官職。
就連太守一級,每年也只有三個推薦名額。
當然,這些也都是品軼兩千石的官員,才有的推薦名額。
只是現在各路諸侯,紛紛擁兵自重,太守一級的官員,就比較隨意了。
像趙風自己,就是去年表了張燕為青州刺史,今年才表趙雲為冀州刺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