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飛奔的戰馬上摔下來,那就非死即傷了。
至於為什麼會花費這麼久的時間。
那是因為,學習騎腳踏車,並不是只是學會騎車就過關了。
而是要學會,怎麼從腳踏車上摔下來,能讓自己不受傷,才算過關。
這樣一來,即便他們以後,在學騎馬的時候,從戰馬上摔了下來,也能本能的去減少受傷情況。
可能原本什麼都不懂計程車兵,在訓練騎術的時候,摔下來本是要斷手、斷腳的。
但因為掌握了減少受傷的技術,可能最後就是崴腳、破皮。
反正只要不是斷手、斷腳,那就都是小傷。
這就會大大減少,訓練騎兵的傷亡率。
原本腳踏車還在洛陽一帶,流行了一段時間。
各路諸侯對此,也非常感興趣。
不過,隨著戰事的吃緊。
各路諸侯,也沒誰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減少所謂的傷亡率了。
畢竟對於其他諸侯來說,這種因為訓練時斷手、斷腳計程車兵,最後都是直接活埋掉。
別說這種訓練受傷計程車兵。
就連戰鬥受傷過重計程車兵,這些諸侯依然會把他們活埋掉。
為的就是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在諸侯伐董時,趙風已經見識的太多了。
而趙風這邊,因為一早就善待傷兵,只要沒死的,最起碼也會安置到醉仙樓去打下手。
斷一隻手的,可以負責上餐。
斷一隻腳或者雙腳都斷的,可以去負責洗菜、洗碗什麼的。
總之,都會安置好。
所以這些訓練出了意外計程車兵,趙風依然需要安置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只要趙風依然還在使用腳踏車訓練的原因。
另外就是,趙風也希望,能有民間人士,來完善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