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仔細思考,發現趙雲說的也有一些道理。
如今在晉陽。
鮑建統領一萬三千八百餘人,撤下去的未來縣兵。
瞿澤的部曲,還有一萬餘大軍。
楊經的部曲,還有九千餘大軍。
這裡就是三萬多人了。
而趙風自己這邊,也就田豐的兩千五百部曲,自己的五千餘親衛,三千餘學生兵,三千餘女兵,一萬餘從各軍撤下來的未來縣兵。
這樣一算,自己這邊的兵力,其實並不比於興那邊少多少。
但問題是,從各軍撤下來的未來縣兵,也是由於興去統領。
對於趙風來說,自己有信心,這些士兵不會跟著於興造自己的反。
但對於趙雲來說,只要對趙風有一點不好的苗頭,趙雲都要說出來。
所以趙雲才說,擔憂自己的安全。
萬一於興,用手段糊弄了,這一萬餘撤下來的未來縣兵。
然後聯合鮑建、瞿澤、楊經一起造趙風的反。
那晉陽就危險了。
這裡面沒有誰對誰錯。
也不是說趙風思慮不周。
只是立場不同,考慮的問題不同而已。
趙風是有信心,於興等人亂不起來。
而趙雲只是擔憂趙風的安危,怕於興會腦子一熱,然後做出錯誤的決定。
趙風沉吟了一下:“既然子龍擔心我的安危,那就依子龍。”
“讓楊經跟你一起前去癭陶好了。”
然後看向華雄:“華雄,你就半個月後,隨我一同前去癭陶好了!”
趙風覺得,既然趙雲提出了這事,為了讓趙雲安心。
讓華雄留下,然後派出楊經隨同,也沒什麼大礙。
楊經的部曲,本就是於興大軍的先鋒軍。
戰力還是可以的。
只是稍微比原鮑建,統領的於興親衛差一點。
不過這些親衛,如今都打散開來,分配到各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