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
郭汜走了兩步,走出佇列,但並沒有走到大殿中央。
然後手持笏板,對劉協行了一揖,以示尊重。
接著開口道:“臣認為不妥!”
李傕點了點頭:“後將軍如何認為不妥?”
“趙風的功勞,可是由張常侍親自參與檢驗的。”
“如此大功,難道不應該封賞嗎?”
郭汜手持笏板,對劉協行了一揖:“趙風前不久,才被敕封為幷州牧、鎮北將軍、耿鄉侯。”
“這才半個月不到。”
“如果能敕封趙風為驃騎將軍?”
“就更別說大將軍之職了!”
“要知道,大殿上的諸位將軍,哪位不必趙風的功勞大?”
“怎麼也輪,也輪不到趙風!”
接著話鋒一轉:“當然,立此大功,朝廷確實應該重重有賞。”
“臣以為,敕封趙風為徵北將軍、真定侯,賞金三萬、布匹絲綢等一萬匹足矣!”
“否則,如果現在就敕封,趙風為大將軍,那以後趙風要是再立大功,朝廷拿什麼去賞他?”
李傕幹咳一聲,把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然後才開口道:“諸位對後將軍之言,可有異議?”
大部分大臣,都閉口不言。
但還有一部分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任命的大臣,紛紛附議,表示同意。
李傕聽後,點了點頭,轉過身體,手持笏板對劉協行了一揖:“陛下,大臣們都商議出結果了。”
“不過,臣以為,如今朝廷開支甚大。”
“各路諸侯,都在各自亂戰,每年的賦稅,也都沒有上繳到朝廷。”
“所以,賞金三萬、布匹絲綢等一萬匹,依臣之見,就免了吧。”
“當然,詔書上,還是要把這些都寫上。”
“只是讓傳詔之人,去口述朝廷的困難。”
“如果趙風願意每年按期上繳賦稅,這些賞金、布匹、絲綢等物,一件都不會少他的!”
李傕說完後,等了一盞茶時間,也沒等到劉協開口說話。
不過大家的耐心,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