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敕封趙風為徵北將軍、真定侯,賞金三萬、布匹絲綢等一萬匹足矣!”
“否則,如果現在就敕封,趙風為大將軍,那以後趙風要是再立大功,朝廷拿什麼去賞他?”
李傕幹咳一聲,把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然後才開口道:“諸位對後將軍之言,可有異議?”
大部分大臣,都閉口不言。
但還有一部分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任命的大臣,紛紛附議,表示同意。
李傕聽後,點了點頭,轉過身體,手持笏板對劉協行了一揖:“陛下,大臣們都商議出結果了。”
“不過,臣以為,如今朝廷開支甚大。”
“各路諸侯,都在各自亂戰,每年的賦稅,也都沒有上繳到朝廷。”
“所以,賞金三萬、布匹絲綢等一萬匹,依臣之見,就免了吧。”
“當然,詔書上,還是要把這些都寫上。”
“只是讓傳詔之人,去口述朝廷的困難。”
“如果趙風願意每年按期上繳賦稅,這些賞金、布匹、絲綢等物,一件都不會少他的!”
李傕說完後,等了一盞茶時間,也沒等到劉協開口說話。
不過大家的耐心,都非常好。
劉協不開口,就不開口,反正大家耗的起。
又過了一刻鐘。
劉協可能是困了,腦袋自然而然的往下動了一下。
李傕看到後,大喜:“陛下準了!”
“快去擬詔!”
一眾大臣,對李傕等人的做法,十分不齒,但也無可奈何。
在經歷董卓、王允把持朝政後,沒有得到什麼好下場。
加上目前是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共同把持朝政。
所以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也不願意做的太過分。
而如今,因為劉協還小,才十一歲。
什麼事都不懂。
枯坐在皇位上,很容易犯困。
而只要一犯困,在犯困的那一瞬間,劉協便會自然而然的,往下動一下腦袋。
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則會認為此舉,是劉協在點頭同意。
反正不管怎麼說,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沒有擅自做主,也沒有威逼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