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萬石的糧食開支,已經十分巨大了。
要知道,春分時,收割冬麥的賦稅。
常山郡一共徵繳賦稅一百一十六萬餘石。
太原郡一共徵繳賦稅八十七萬餘石。
加一起也才二百零三萬石。
秋天收割慄米、黎米後,徵繳的賦稅,也差不多就是兩百來萬石。
當然,秋天賦稅收上來後,各地還會把一些商鋪的賦稅,送到趙風這裡。
但目前根本不重視商業,商業賦稅,自然不是大頭。
一年加起來也就三、四十萬石。
而且今年被董卓更鑄小錢,來了這麼一下,情況非常特殊。
到底有多少賦稅,還真不好說。
也就是說,趙風一年收入大約四百五十萬石糧食。
支出大約三百萬石糧食。
盈餘一百五十萬石糧食。
這一百五十萬石糧食,還需要打造兵器、衣甲、弓、箭失等輜重。
收購戰馬、牛、羊、豬等畜牧。
反正餘存不下多少。
如果遇到個災年,沒有醉仙樓的話,趙風根本就玩不轉。
這種情況下,就只能裁軍。
不過目前幷州情況特殊。
太原郡已經安置滿了,常山郡也安置不了多少。
所以,如果是其他諸侯來到幷州,是養不活這麼多兵馬的。
別看河西郡、上黨郡、雁門郡,等地,還沒收複回來。
這幾個郡地,也就上黨郡還有十二萬人口,雁門郡二十五萬人口,另外的諸郡,根本沒什麼人口了。
這還是黃巾起義以前的人口資料。
目前具體保留下了多少人口,還真不好說。
但肯定只會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