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山相,怎麼也要繳納五百萬錢。”
“這個侯爵,又是要繳納五百萬錢。”
“我這是為錢發愁啊!”
這都是有先例的。
河內人司馬直,被任命為鉅鹿太守,要繳納五百萬錢。
因他平素有清謙之稱,故將他應交的修宮錢數額減少三百萬。
司馬直接到詔書後,悵然長嘆,說:“身為百姓的父母官,卻要剝削百姓去迎合當前這種弊政,我於心不忍。”遂藉口有病而辭職,但是未獲批準。
在赴任途中,他走到孟津,上書極為詳細直率地陳述了當時的各種弊政,然後服毒自殺。
國相和太守是差不多的職務,所以也要繳納五百萬。
至於侯爵的五百萬。
那是前年,靈帝賣關內侯,值五百萬錢。
趙風這還是列侯,最少也要五百萬錢。
加起來就是一千萬錢!
如果用來購買糧食,可以買四萬五千餘石。
四萬五千餘石的糧食,足夠趙風現在的軍隊,食用兩個月。
足夠九萬流民食用一個月。
現在整個中山國的流民,加起來也就三萬餘人。
田豐聽後,皺起眉頭:“這也確實是個問題。”
“中山國本來就需要,用大量的糧食來填補。”
“但是這慣例,也不能不理會。”
趙風沉吟了一下:“這樣。”
“找中山國、常山國,各個世家豪強,籌集錢糧。”
“許諾他們,十萬錢,借用一年,一年後還十萬三千錢。”
“十萬錢,借用二年,二年後還十萬七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