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縣才多少個鄉?
如果按照賦稅來算。
五抽一,就是百分之二十。
趙風之前的扶風亭,就需要繳納六百四十石糧食賦稅。
一個鄉才六千四百石。
加上百分之二十的雜稅,就是一萬兩千八百石。
整個縣城半年的賦稅、雜稅加一起,都不知道有沒有十萬石。
何況這些地,是需要人力來耕種的,是人就都需要吃飯。
世家也只是靠隱匿人口,來減少雜稅。
賦稅還是要照常繳納的。
按後世的說法就是偷稅漏稅。
這樣的話,這些地方真正的産值,並不高。
沒個三、四十年,都賺不回地錢。
這還是六折的價錢。
要是原價。
沒個五、六十年,根本賺不回地錢。
當然如果是世代傳替下去,這些田地肯定值。
想要回本的速度快,就只有無盡的壓榨、盤剝。
這些田地,肯定還有大量的佃農、家奴。
否則,哪來的人力耕種?
佃農就是去田地幫忙種地,拿一點點工錢。
家奴就是賣身為奴的人,都是被壓榨、盤剝的人。
按照土地規模來看,一萬家奴是肯定有的。
至於隱藏多少家奴,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趙風搖了搖頭。
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思路搖出腦袋。
然後才開口說道:“十萬糧食,兵器六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