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各種災害。
要是有個水災、旱災、蟲災什麼的,收獲就會更少。
後世一般畝産大約是五百到八百斤。
也就是說,現在的耕種水平,比後世差了一倍多。
趙風點頭道:“四千石慄米,不錯,不錯!”
“除去賦稅和雜稅,也有兩千四百餘石!”
然後趙風又在心裡默默的計算了起來。
常規一個亭,一般是四百到六百人。
按四百人算,人均可得到六石。
按六百人算,人均可得到四石。
一年耕種兩次。
自己吃掉六、七石糧食,剩餘的糧食,就是賣了換錢,買其他生活必備品。
比如食鹽、布匹。
這裡面有七十八畝良田,一百五十畝中等田地,是趙風的私産。
買莊子時,從張家一起買來的。
也就是說,大約有八百石糧食是趙風自己的。
所以真實情況,百姓的人均糧食,只會更少。
大概四百人的亭子,人均五石糧食左右。
六百人的亭子,人均三石多點的糧食。
這已經是處於溫飽線了。
隨著的持續,各種苛捐雜稅越來越多,很多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
要麼造反,黃巾賊就是屬於造反的。
要麼賣身給世家,從此當上黑戶。
也就是賣身為奴。
因為賣身為奴的人太多,所以世家勢力就越發的強大。
一個鄉是十個亭。
人口超過五千,是大鄉,設定有軼。
人口不足五千,是小鄉,設定嗇夫。
所以大部分的亭,都是四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