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不錯,藥名都能對上號,中藥果然源遠流長啊,幾千年都能保持不變,至於是不是就只有以後弄出了雲南白藥看效果了。
經過趙風這麼一掃蕩,白牛膽已經清空了,老鶴草也不多了,除了趙風手裡的這些草藥,等於短期內趙風是湊不齊雲南白藥的所有藥材了。
趙風拿著藥材,興奮的回到家中,直接開始搗鼓起藥材來了。
剛準備開始,趙風就犯難了,雲南白藥的配方都是按毫克算的,以東漢現在的學術,壓根沒有這個毫克這個計量單位。
拋開毫克單位不說,根據趙風從有軼那裡得來的書卷裡看到的知識,千二百黎重十二銖,兩銖之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也就是說漢代一石是一百二十斤左右。
但是根據趙風這些日子對一石的瞭解,一石米大概是二十多公斤的樣子,換算成斤就是四、五十斤,一石稻米大概是十五公斤的樣子,換算成斤就是三十來斤。用手一提,還是明顯能感覺出差距的。也就是說東漢的這個石更像一個容量單位,有點像是一斛。趙風也不清楚具體是怎麼發展來的。反正趙風現在還迷糊著。
這藥材怎麼測算重量?用手一秤?呵呵,沒那個水平。
用東漢的計量單位,又明顯會出入很大。藥材這類東西某一份計量不對,弄出來的藥物差距可能就完全不同了,簡直無解啊。
趙風看了看旁邊的藥材,大部分都是以止血,傷口複合類的,用量不準,應該也是類似的作用吧,內心一嘆,只希望弄出來的比普通傷藥強就可以了,至於弄出雲南白藥,趙風是不抱希望了。
沒有辦法,只好逆推了,大概就按照一石等於東漢一百二十斤,等於後世六十斤,來換算好了。
那麼一鈞就是東漢三十斤,現代十五斤。
那麼一兩就是。。。
趙風傻眼了,一兩不就是一兩。
好吧,換個思路。
一鈞是四百八十兩。那麼對應的後世就應該是二百四十兩。
千二百黎重十二銖,兩銖之為兩,就是一千二百黎米算是六兩。
那麼得出的結果大概就是一兩是東漢三十來克。大概就是後世的十五克。
也就是說東漢的一千二百粒黎米換成後世就是重十五克左右。
弄了半天,總算理清楚克的單位了,也不知道有沒有算錯。唉,太複雜了,雖然趙風的數學不是體育老師教的,但是當兵後用的少,現在也只能用這麼蠢的辦法來算了,就這樣吧。
然後趙風開始把藥材搗碎。呵呵,剛弄一下,趙風又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