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只是按照慣例,先前都是招收的十五至二十歲之間醫丁。徐偉早習慣了,這兩天也這樣叫的他們。雖然稱呼看似有些不尊重他們,但給的機會卻比徐春甫他們先前的更多。
不僅沒有淘汰人,還破例給了入職御藥房的機會。雖然並沒有人考上,機會卻是給了。
眾人雖然有些牴觸,但還是沒有表現出來,他們是民,徐偉是官。自古民不與官鬥更,何況是頂頭上司,太醫院的第一人。
好在徐偉沒有多說什麼,雖然他對後輩期望很大,但他也沒想到這次升職來得這麼快。他沒有時間繼續培養,只能交給其他人。於是接著對眾太醫說道:“我就把他們託付給你們了!”
眾人紛紛回禮,口中說道:“樂意之至!”
“我輩之責!”
……
楊濟時笑道:“院使放心,我一定狠狠操練他們!”
徐偉點了點頭,與眾人告別而去。
這時眾人也要回太醫院,張介賓趕緊說道:“徐伯,我想請半天假,何師傅下個月就要去薊鎮上任,現在太醫院還沒正式開課,我想利用這幾天多陪陪師傅。”
徐春甫先前也在朝會上聽譚綸上書,知道何良臣四月要上任之事。也就點了點頭,同意張介賓的請求。
張介賓和眾人一同離去,到了軍部,眾人繼續走,張介賓卻停了下來,湯顯祖看到了,也停了下來,說道:“不回太醫院?”
“嗯,我這幾天要陪陪何師傅。”張介賓說道。
湯顯祖笑道:“正好,我陪你一起去。”
張介賓很是奇怪的問道:“你沒請假吧?”
“我和你們不一樣,只是來太醫院學習一段時間。禮部特批。”湯顯祖卻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介賓頓時明白,湯顯祖可是堂堂舉人,是具有參與禮部選官的資格。
比如如今的宛平縣,知縣李蔭,河南舉人,兩年前參與禮部選官,幸運擔任天下唯二的京縣之一的宛平知縣,今年考察,得以再次續任。
縣丞李果,四川黔江人,國子監生,三年前肄業參與禮部選官,擔任縣丞,今年考核合格,得以續任。
其他主薄、典史,一個蘇州人,一個福建人,都是當地吏員,升來京縣宛平。
雖然天下官吏有限,彷彿很難擔任,可在這天下昇平年代,別說是舉人,就算是生員、吏員,也未嘗沒有機會,出任合適的官職。
湯顯祖雖然沒能考上進士,但他也是預設的統治階級,毫不誇張的說,一個舉人無論當官與否,都可以和知縣平起平坐。
因為舉人只要參與選官,起步就是知縣。當然舉人為官,頂破天也就是四品到頭,很少有人能例外。這也是舉人非要考進士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