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榴苦笑搖頭,不知該如何解釋。
“請豫王明日再來吧。”小石榴清了清嗓子道。
高公公正準備回身往外走,忽然又聞窗邊的人道:“請他進來。”
“……諾。”雖不知怎麼回事,但聽命行事總不會錯的,高公公畢恭畢敬地將豫王請了進來。
瑤光回身走來,臉頰的淚痕已被擦幹,除了眼睛微微泛紅以外,看不出哭過。她坐回龍椅,擺出了接見的模樣。
豫王進殿:“臣參見太後娘娘,娘娘萬福。”
“可有什麼要事?”她道。
“這是今日在朝中頂撞太後的那幾位寫下的認錯書,臣做了回信鴿,將它們帶進宮給太後,請太後娘娘不要跟他們一般見識。”豫王從袖口彙總拿出一疊紙,交與高公公。
“擱下吧。”瑤光點了點下巴,高公公恭恭敬敬地將它們放在案桌上。
“這是怎麼回事?”她可不覺得是那幾位老頑固突然轉了性子。
豫王笑著道:“不是什麼大事兒,不過是幾位回了府之後思及在朝上與太後頂撞一事,萬分不安,特地寫下認錯書,請太後網開一面不再追究。”
瑤光翻了翻面前的認錯書,勾起嘴角:“可哀家本來也沒準備把他們怎麼著啊。”一群老頑固,難不成還要她挨個治罪不成?
“那就是他們受了啟發,醍醐灌頂,認識到自身錯誤了。”
“哦?那是誰給他們的啟發呢?”瑤光掀起嘴角,好奇的問道。
“自然是臣,臣體恤太後治國辛苦,擔心您將精力花費在這些不值得的小事兒上,故而挨個拜訪,請他們認錯。”豫王毫無隱瞞的意思,大剌剌地說道。
瑤光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忽然一拍案桌:“大膽!”
豫王驚得眉毛一跳,趕緊下跪。
“這朝中的訊息是如何洩露到他耳朵裡去的?這滿朝文武有多少是他的耳目?你若敢替他隱瞞,哀家連同你一起問罪!”瑤光豎起眉毛,一手撐在案桌上一手指著他道。
“娘娘說的這個他,是誰?”
“你明知故問!”
“娘娘既然心知肚明,為何不願承認他對娘娘的一片深情?”豫王抬頭,眼眸澄淨一片,無絲毫懼意。
“你——”瑤光繃直了手指尖,一腔情緒全堵在了喉嚨。
“娘娘心裡其實是知道的對嗎?他就算離開京都了也拜託臣照看娘娘,若不是他,娘娘與臣毫無交情,臣哪裡犯得著得罪這些老頑固,以至於挨個上門教訓呢?”
瑤光的手緩緩落了下來,她被豫王的話釘在了當場。
說來,這回換做是他利用了朱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