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涔雲見狀拉住他的衣袖,把他帶到她所坐的一邊。“熹微,你是我的伴讀,便是我的人。孤在與太傅對弈,你可要幫我。”
姚宜輕輕皺眉,黎熹微說道:“此舉怕是對太傅不公。”
姚宜看他一眼,說道:“無妨。”
於是姜涔雲便當了個甩手掌櫃,全憑黎熹微決定走向,他下棋極快,姚宜本來有些漫不經心,繼續邊下棋邊教姜涔雲《詩經》,一刻鐘之後,她不再分心,專注於棋局。
兩刻鐘後,姚宜的表情變得凝重,而姜涔雲驚喜道:“居然救回來了,甚至轉守為攻,熹微,你可真聰慧!”
“殿下謬讚。”黎熹微笑言。
最終黎熹微扭轉敗局,贏了姚宜半目,姜涔雲喜笑顏開。“太傅您答應我的,若我勝,便放我半日假。您可不能食言。”
“是他勝了我,而非殿下。”
“可熹微是我的伴讀,我的臣。為君者無需事必躬親,知人善用,此乃王道。臣子之功便是君主……儲君之功。”
姚宜看向黎熹微。“那你甘願隱去身份姓名,成為殿下一顆棋子嗎?”
黎熹微笑道:“只要殿下願意,便是用臣做踏腳石也無妨。”
後來姜涔雲回想起過去的經歷時,便覺得黎熹微這個心機深沉的人從初見便俘獲了自己。
有了黎熹微在,姜涔雲的求學生活比往日輕鬆許多,黎熹微會指導她完成困難的功課,會在她被姚宜問倒時為她解圍。她是天之驕女,不喜歡被任何人壓一頭。初時覺得黎熹微這人和姚宜一樣處處強過她,還是個男人,有些許不滿。但黎熹微的一舉一動都在證明,他永遠不會針對她,他的才能都是為她服務,他是她最趁手的武器。
她信賴他,倚重他,甚至依靠他。
姜涔雲十五歲那年的一個雨夜,因為白日和母皇政見不合,又和宮中側君吵架,怕母皇晚間責罰,偷偷上了黎熹微的馬車,想隨他離宮。
黎熹微掀起車簾見到她時,多情的桃花眼瞪成了杏眼,她連忙一手對他比劃了一個安靜的手勢,一手示意他趕緊放下車簾。
黎熹微鑽進車內,吩咐車伕趕車。
馬車遠離皇宮後,縮在一角的姜涔雲心下放鬆,姿態也舒展開。她嫌黎熹微的馬車狹小,往他的身邊挪了挪,局勢逆轉,對方反而縮到了一角。可她猶覺不足,看來看去,乾脆把腿搭在了他的膝蓋上。
“殿下……”黎熹微用氣聲喚她,修長的手輕輕捏住她的小腿肚,想把她的腿挪下去。
姜涔雲可不幹,她用腳勾住車壁,使自己的姿勢更牢靠,還伸手揪住他的衣袖,輕輕晃了晃,對他講述自己今日的遭遇。
他身體後仰,問她意欲為何。
她便柔聲道:“今晚讓我去你府上避一避嘛。你身上的香氣最是安神,想必家中也是如此,我一定能一夜好眠。”
黎熹微身上的氣息總是令她感到安寧,她曾經找他要過幾次他常佩的香囊,還有薰衣服用的香方,然而調製出來的香氣都沒有從他身上嗅到的好聞,也許香氣也會因人而異,在不同的人身上便融合成不同的風格。
他又問她為何不去姚太傅府上,她覺得他是被自己嚇呆了,竟然問出這麼愚蠢的問題。
落在姚宜手裡她還能有好?肯定馬上就被對方拎起衣領丟回皇宮裡了,然後自己就會受到母皇和太傅的雙重責罵,想想就恐怖。
黎熹微最後還是答應把她帶進府中,他的家人都在汝州,自己應詔入京,一直獨居在黎府。所以姜涔雲覺得這裡非常安全。
然而黎熹微似乎比她還信不過自己家裡的僕人,用大氅把她包裹住,偷偷帶進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