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的田埂上, 眾人都各自去忙碌的時候, 趙揚的臉色漸漸暗淡下來, 他依著旁邊一棵高大的槐樹, 低聲道:“他們此時,應該到了潞梁了罷!”
趙揚的身邊站著的, 是他的難兄難弟——陸洵。
陸洵心裡比趙揚還鬱悶啊, 趙揚的老婆走了,那是身負使命, 無可推辭,然而自己的老婆也跟著跑了,這算是怎麼回事呢?
他的膽量並不是很大,因此他也沒有找趙揚算賬, 他只能和趙揚一起,默默的站在樹下,兩人你看我,我看你,陸洵最後還得開口安慰趙揚:“公主她吉人自有天相,大將軍不必憂慮。”
又委婉的提示道:“大將軍若是能派人沿途多加防護,更能確保萬無一失。”
趙揚點點頭,道:“陸先生盡管放心, 他們到了齊地邊界, 自有人接應他們。”
只可惜,這句話說罷,兩個本來就不善言辭的人又各懷心事的站在那裡, 默哀起來。
此時此刻,吳攸和賀雪齡肩並肩坐著,無奈的往腳下看去。
平常最活躍的吳懷之、還有趙揚的兩個侍衛:陳勝、吳廣正半昏半醒的躺在商船的甲板上,吹著海風。
對了,陳勝不叫陳勝,吳廣也不叫吳廣,他們分別叫做李成和梁毅。
吳攸完全相信他們兩個武功高強,忠肝義膽,這是趙揚挑中他們來保護自己的原因。為了避人耳目,他們並沒有隨吳攸出發,而是等在和潞梁接壤的榮州,吳攸一到,他們就現了身,告訴吳攸,他們會跟在吳攸身邊,寸步不離。
吳攸做出了一個決定,在她看來,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從榮州到江沅,自然要經過潞梁,薛家把持著潞梁十五州,這位薛節度使明顯很懂得生活的樂趣,他的府衙設在最潞梁諸州之中,最繁華,最歷史悠久的的建州。
經過了建州之後,再到許地,就容易多了。
從榮州到建州,最好的辦法不是從陸地上走,而是走海路。好在,大晉朝的水運也很發達,況且,只不過是沿著海岸線走,吳攸覺得,應該比走陸路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
然而,有一件事她沒有考慮。
首先倒下的是吳懷之,他畢竟歲數不大,體質也不如李成和梁毅那麼健壯,剛上船兩個時辰之後,他就吐了滿地。
這回,吳攸公費出遊,銀子是不用擔心了,她找的是一艘最好的商船,食物也都是精挑細選的。吳攸有些奇怪,覺得吳懷之不應該吃壞了肚子。
但是,隨著李成和梁毅接連倒下,她終於明白,這三個生長在內陸,大概從來沒見過海,沒上過船的人……暈船了!
正當趙揚信誓旦旦向陸洵保證,李成和梁毅會好好保護吳攸和賀雪齡的時候,吳攸和賀雪齡正在連拉帶拽的把地上躺著的三個人扶起來,把他們從甲板上弄回了艙內。
然後,她找到了船主,想詢問一下,有沒有能緩解暈船所帶來的不適的辦法——畢竟,這坐船不像騎馬,自己可以掌控,想走就走,想停就停,這一開了船,不到船港,就只能一直往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