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此書實屬眾位所成,乃是集百家之所長,再用‘呂氏’二字實在不合適。”
跪在地上的眾人聽聞此話,眼中流光閃過,滿含希望的看向陳陽。
其中一人提議道:
“既如此,還請侯爺賜名。”
此話一出,立時得到眾人的支援。
陳陽本想將此書完全交於眾人,此刻聽到眾人的話,再看向大家充滿希冀的眼神,終是嚥下了口中的話。
此一言,乃是眾位文客的希望,是他們燃燒的信念之火。
他們將此項重任交於自己,是對自己的信任,也是對此書最真摯熱切的希望。
旋即陳陽頷首略作思索,開口道:
“承蒙眾位不棄,今日陳陽為此書更名。”
“既是集百家所長,有諸位心血在其中,不如更名為《百家》。”
此名一出,立時得到眾人的響應。
“《百家》真不錯,一看名字就知道此書博採眾長,意蘊豐富。”
“不愧是侯爺,取出來的名字頗富意味,煞是契合主題啊。”
“侯爺英明,從此我們的書就叫《百家》了!”
陳陽看向這些文客們,見他們終於一掃陰霾,滿臉欣喜的看向了陳陽手中的書。
隨後陳陽看向管家,清冷的聲音傳到管家的耳邊:
“轉告相邦大人,此書陳陽替眾位文客謝過相邦大人,更名後為《百家》,歡迎相邦大人前來品鑑。”
話說完,陳陽轉向一眾文士,朗聲說道:
“此處不留書,自有留書處!”
“眾位且隨陳某歸去,將此書公之於眾,歡迎各界人士指正不足。”
眾人且歡呼,連聲應好。
隨後在陳陽的帶領下,一眾人浩浩蕩蕩的向晟雲府行去。
三日後,陳陽帶回的其中一名文客,一大早起滿面焦色的敲響了陳陽的門。
連日來陳陽跟隨眾位文客接待前來指正的眾位賓客,前後也不乏修改之處。
不過整體來說,《百家》之中用詞嚴謹,少有失誤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