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論道,給了周逸很大的啟示,也對他在突破元嬰境界上,幫助不小,更是讓周逸認識到,這世間,並非只有修士才能夠修道。
修士較之凡人,最大的不同,便是對天地的感悟,以及那更加長久的壽元與強悍的肉身。
但修士所修之道,是不是就真的是道?
從那此論道之後,周逸的心中便一直都有這樣的疑慮,但這個念頭被他一直壓在心底,直到後來,韓石成為了唯一的聽眾。
從那時起,韓石便對這天地之間的意念,便抱著和周逸相同的態度,始終都有一絲懷疑在內,因而雖然他早就在第一的頓悟中,便體會到了枯榮之意,但卻始終沒有將其凝聚起來,成為自身的意境。
一方面,是因為韓石的修為,還沒有突破到元嬰期,另一方面,便是因為韓石對枯榮意境,尚未有切身的體會。
但在這雷湖之底,終日沉浸在雷光中,韓石終於摸到了一絲枯榮意境的脈搏,雖然並非是完整的意境,若是此事傳出,足以震驚整個北玄星。
從來沒有修士,可以在元嬰修為之前,形成自身的意境,無論天資多麼不可思議,這樣的事,在無數萬年中,從來也沒有出現過,彷彿在修士凝聚元嬰之前,有一道冥冥的屏障,阻攔著一切形成意境的可能。
但這種不可能之事,此刻卻在雷湖之底,猶如被砸開了一個裂縫,出現了例外。
世間萬事萬物,皆不能擺脫輪迴之道,而這枯榮意境,正是輪迴之道下,一個重要的部分,以韓石如今的境界,能夠悟及已是極為不易,若論參透輪迴,這世間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隨著韓石的意念逐漸凝聚,他身後的黑白方石也開始隨之閃爍,在虛實之間不斷轉換。
漸漸地,虛幻之時少了起來,凝實之意逐漸佔據了更多的時間,一旦完全凝實,則說明韓石的枯榮意境完全成型。
此時的韓石,若是再度全力展開血脈之力,形成的方石虛影,大小上會小上一些,但凝鍊程度卻是更深,威力也隨之提升許多。
過了許久,韓石微微擰著的眉頭逐漸散開,其身後的黑白方石緩緩淡去,韓石心中也是頗為無奈,他雖然已經感覺摸到了意境的邊緣,但卻始終感覺還欠缺些什麼,枯榮意境並不完整,自然也就無法完全形成。
意境的凝聚,絕不是勤加修煉便能做到的,那需要的是機緣,一旦陷入強求之中,會有相反的效果。
想透這一切後,韓石的心念完全平靜下來,不再去想,將目光重新投向面前的這一片雷光,眼中無喜無悲,宛如禪定。
雷光的明滅與韓石的心跳,在某一瞬間,有了剎那的重合。
韓石微微一笑,在下一刻,他口中吐出一道雷光,這雷光之中,帶著韓石的氣息,以極快的速度,與四周的雷光融合在一起,他的氣息,也隨著雷光一道,融入那雷湖之中。
每一次的心跳,韓石都會吐出一道雷光,與四周的雷光相融,漸漸地,四周的雷光,好似擁有了如人心跳一般的節奏。
在吐出第一千零一道雷光之後,韓石閉上雙眼,靜靜地感受著自己的心跳。
若是將這雷湖比作一個人的話,韓石此刻便是這雷湖的心臟,雷湖的三分之一,都已與他的心跳同步,每一次無數狂雷沖天而起,在韓石的心中,都是一次心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