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路。
作為臺北東側南北主幹道之一,不管日夜車流量都非常大。
可是這邊屬於老城區,在規劃的時候,當局方面顯然是沒想過經濟和科技發展會如此迅速,私家車持有量會暴增,雙車道根本承載不了如此龐大的車流,所以堵車在這裡就成了常態。
因為車流量過大導致道路變得十分擁擠,每輛車的通行時間都逐步增加,周圍不少有冒險精神的商販卻從中看到了不菲的利潤。
於是他們在本就擁擠的車道兩側支起一個個臨時小吃攤,兜售各種特色小吃。
一開始擺攤的人並不多,不少上下班路過的司機為了趕時間,乾脆就提前一點出門,然後堵車的時候剛好解決掉早餐或者晚餐,如此也算是一舉兩得。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人看到了這其中的利潤,於是越來越多的攤販開始在周圍支起來。
按理說隨著攤販的增多,本就不堪擁擠的車道理應會直接崩潰才對。
但是人的智慧是無限的。
尤其是這條道上支起來的攤子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就有了非常可觀的利潤,而且也成了不少人的生計來源。
一開始是本地的小角頭髮現了這其中的利潤,他們開始有意控制車流,既保證路過這邊的司機能在這裡消費一定的金額,又確保他們不會因為堵車時間過長,以後乾脆繞開這邊。
基隆路作為主幹道之一,之所以堵車非常嚴重,當局卻沒有擴建道路,自然是算過成本賬的。
臺島就這麼屁大點地方,首先擴建成本非常高,而且不從這裡過,繞路其實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現如今基隆路雖然還是堵車嚴重,但是根本原因卻早就已經發生變化了。
隨著小吃攤逐漸普及,於是自然而然出現了餐飲店之類的。
當司機吃飽了以後,三溫暖這種東西不知不覺就跟著蔓延了過來。
有了這東西,接下來的配套基本上都是躲不開的。
於是原本一點辛苦錢的利潤,一下子也就變得可觀,盯上這裡的一些勢力也逐漸升級。
最終這地盤是被三聯幫一個堂口搶了下來。
當時這個堂口的堂主是忠勇的門徒,隨著忠勇出走三聯幫,成立黑龍會,這個堂主也同樣帶人出走,這裡也就歸屬於黑龍會了。
中午時分,某家三溫暖店鋪內,滿身肥肉的黑龍會黑堂堂主黑豬曾安正和幾個附近大商家的老闆在玩牌。
三聯幫成立之初,是效仿的韃子八旗,按照顏色設立的堂口。
黑龍會本身就是脫胎於三聯幫,這些人堂口名字都沒換。
此時幾個大商家的老闆一個個陪著笑臉,曾安的面前堆滿了鈔票,不過比起桌上的鈔票,在他身邊擺著足足六個大箱子,裡面的鈔票才是更多。
今天是基隆街交數的日子,曾安在為社團收數的同時,也不忘自己也從商家手裡刮一層下來。
“大哥,不好了,三聯幫的人打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