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對於在這些地方違法犯罪的傢伙,必然是從重處罰,所以經過多輪打擊,長久的堅持,這些地方根本沒有任何黑社會社團生存的土壤。
而港島除了這些市中心,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幾個地方,就屬於灣仔、銅鑼灣、油尖旺一帶。
這些地方,因為靠近市中心,經濟發展不比市中心差,地價和消費水平又比市中心低不少,就立刻變成了黑社會出沒最多的地方。
畢竟很多人之所以從事黑社會,主要還是為了解決收入和吃飯問題,比如元朗那種鄉下地方,就很少會有黑社會光顧,畢竟在那邊榨不出油水嘛。
所以灣仔、銅鑼灣、油尖旺等地方,在經濟異常繁華地帶,在光明的演示之下,一些上不得檯面的事情,幾乎可以說是暗潮洶湧。
各種勒索、打架、欺行霸市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各種名目的衛生費,安保費也讓不少商家頭疼不已,如果不是因為港島經濟實在是太過繁華,怕是商家早就選擇離開了。
但是到目前為止,雖然港島經濟越來越繁華,可一部分有能力,又賺夠了錢的富商,還是做出了離港的選擇。
畢竟不是任何人,都喜歡這種黑白混合,灰色地帶延伸的場地。
偏偏這些人,還可以說是掌握了所在地區的經濟命脈。
恰巧這些地方,又大多屬於灣仔轄區,所以灣仔警署的反黑任務可以說是最重的。
一位偉大的哲學家說過一句話,自身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會回以凝視。
有時候接觸一種東西久了,其自身也會變得和其一樣。
這一次便士的死,就帶出了灣仔反黑組的很多問題。
其中最吸引港島市民眼球的,是反黑組的貪汙情況,因為反黑組的主要任務就是對付這些社團成員,可灣仔警署管轄的區域又因為經濟原因,天然吸引社團留存。
久而久之,警員辦案大多數都需要依賴社團,於是在這種特殊的工作環境之中,很多警員都分不清自己的立場,開始黑白不分。
這一次之所以會引爆這件事情,主要是便士死去後,ICAC立刻就收到了對方很多貪汙受賄的證據,這些證據鏈條都被整理得很完整,很多證據甚至已經被固定,不需要廉政公署出動,就足夠讓對方把牢底坐穿。
尤其是前不久,因為便士死亡後,警隊為了聲譽著想,特意邀請港督府的官員搭橋,透過港督向ICAC傳話,要做到人死如燈滅,一切都塵歸塵,土歸土。
警隊如此說話,自然是希望廉政公署看在便士已經死去的份上,不再去追究這些事情。
廉政公署表面上倒是沒有拒絕港督的傳話,可他們的署長卻在一次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說出一句驚天之言。
他當時的原話是:“貪汙已經成為某個警署警員的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是人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渴了要喝水一般自然。”
不過這些張品都暫時沒有頭疼,他頭疼的,是看著面前一艘靠在岸邊的豪華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