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這是大多數讀書人行為守則,教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慕耀過來拜訪時,他已經指揮僕人把東西裝車,馬上出發回老家莊子避災。
“教諭,學生有事要說。”
“齊光,你家裡東西收拾的如何?”
“還好,沒什麼好收拾的。”
“那還是太年輕,不知道流民的恐怖之處,”教諭捋捋鬍子,語重心長開口,“他們出手極其狠辣,自己不好過會讓別人更不好過。
桌椅瓢盆這些東西,用不到寧可燒掉也不會好心給咱們留著,聽我一句,但凡家裡能搬的動,哪怕一片爛瓦,都不要留。”
慕耀沉默了。
突然就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少頃,他清清喉嚨,“教諭,其實路師兄的提議也很好。”
“路林楓?”
“是的。”
“他想的很好,但是不現實,平陽縣衙的差役,總工加一起都不到一百人,還要押送稅糧,拿什麼抵擋流民?”
“關於這事,學生以為,不僅僅是官府的事,也是整個平陽的事,每個人都該盡一份自己的心意,或打探情報,或捐獻錢糧,或輔助官府……”
“道理是這樣,但是,人心難齊,”話音一轉,教諭說出自己看法,“整個平陽都沒有特別德高望重之人,縣尊又,又沒遇過這種事,很難力挽狂瀾。”
聽完,慕耀立刻抓住機會把自己的計劃說給他聽,並掏出募捐過來的銀子,“總共1137兩,除劉家一千兩外,剩下的是學生和師兄們湊出來的,這還只是開始,縣城那些大戶人家還沒去。
有了這些錢,可以打聽訊息,可以購買物資,可以支援官府……”
頓一下,他提醒,“學生不能否認這事風險很高,但是相對的,收穫也很大,假如成功,不僅使得百姓免受流民之亂,教諭也會美名遠揚,就連縣尊,也多一樁可以傳揚的功績。”
平靜沒有波瀾的語氣,卻說出極盡蠱惑的話。
不止一點點心動!
教諭望著裝的滿滿當當的馬車,陷入糾結,“你們這群小傢伙,還真是給老夫出了個難題。”
倘若成功,肯定是大家都好。
反之,自己這把老骨頭,肯定被流民宰了立威。
從還是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