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藩實力強大,周遭無強敵,一分為二也是為子孫積福,但你二哥的安藩,必須還要加強。
極西五省距離中土實在太遙遠了,沒有一個主心骨是不行的,記住我的話,安藩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一定要盡力保持在極西五省中有一個強力的領袖之國,而這個領袖之國,又必須要依賴朝廷的支援才能穩居諸國之上,如此才能保證華夏文華,在盛西、遠西的地位甚至輻射泰西。”
張煚思考片刻,明白張鉊的良苦用心,上萬裡之外,以此時的交通條件等處處受制的條件,根本不可能直接控制極西五省。
實際上,就是隻控扼當地的藩王都做不到,所以張鉊才設計出了共和兩院,再給張賢瑀藥師佛身份和西王的身份。
而張煚這麼多年來,也意識到了共和議會存在和加強安王一系實力的重要性,只有這兩樣都存在,才能保證極西五省一二百年的穩定。
至於以後,那就留給後人吧。
於是,當鹹雍帝張煚同意之後,已經執行了快五年的極西五省共和議會終於能繼續下去了。
張鉊也不用擔心他走之後,張煚回去插手極西五省的日常事,或者針對張賢瑀了。
。。。。
鹹雍元年七月,衛國公主張鳶在康居共和議會宮的演講傳到了中土,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民間那股徹底完成西周以來第二次夏君夷民的使命感,男兒大丈夫當揚威異域、鎮撫蠻夷的渴望徹底被激發了。
鹹雍皇帝張煚趁機宣佈,將要以皇太孫敦煌郡王張能堃為帥,組建西征大軍的訊息。
整個中土一片歡騰,勳臣豪商、官員士紳、民間文武才學之士紛紛響應。
不過三個月時間,西征大軍就徵召完畢,共計步騎四萬。
其中中原精騎六千,草原輕騎一萬,關中銀槍義從四千,寧夏、河東步跋子一千,女真、室韋重步兩千,江淮弩手三千,朝鮮、朝日輕甲弓兵兩千。
此外還有一萬二千從憾山都和各親軍中抽調的精銳,主要是最精銳的騎兵和攜帶各種火炮的新軍。
九月,中土與極西的漢軍還未集結完成,法蒂瑪王朝哈里發阿齊茲竟然先行發兵十五萬主動進攻。
波斯大王安蘇信心十足的帶領六萬步騎前去迎戰,然後就狠狠的現了一回眼。
數萬大軍在天眷城(巴格達)西北兩戰兩敗,被殺萬餘人,只能狼狽逃回天眷城死守。
嗯,安蘇這些年有點飄,特別是第三次大馬士革圍城戰差點打破了大馬士革城之後,安蘇就自詡頗有軍事才能,對於波斯核心主力是張鳶帶來的一萬步騎,有些不以為然。
結果就是到了戰場上,沒有衛國公主張鳶壓陣,數千上了戰場的漢人步騎不願使出百分百的戰力,而安蘇自己的波斯兵將,這些年過慣了好日子,根本就不是法蒂瑪王朝馬穆魯克的對手。
特別是波斯步兵,他們發揮了自薩珊王朝以來一以貫之的拉胯,被人數遠比他們少的大食騎兵吊起來打。
接戰不過半個時辰就數萬大軍崩散,若不是數千漢軍護著,安蘇差點就沒能退回天眷城。
這一戰以後,安蘇徹底死了心,一面緊守天眷城,一面飛馬去向康居的衛國公主張鳶求救。
十月,收到訊息的張鳶身邊也只有一兩千護衛,只能去求安王張賢瑀和離得最近的曹王張賢載。
張賢瑀於是立刻命擁有三萬精銳步騎的曹王張賢載發兵救援,張賢載親率兩萬五千大軍自同枝城(德黑蘭)出發,以勝遠君侯王耀武為先鋒,出兵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