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塞姆南山區有幾個非常大的天然硫磺礦產區。
之前這玩意在波斯人眼中用處不大,但是對於周軍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硫磺可以用來製作火藥。
經過十年的發展,張周的火炮技術愈發成熟,已經有歷史上十五世紀左右的水準了。
不但有數千斤的重炮,還有很多中型可以放在馬車上快速機動的輕型火炮。
更有大量重量只有幾十斤,可以靈活操作,近似後世九節炮和大抬杆槍的,這種介於火炮和火槍之間的輕型火器。
當然,目前的火器數量並未廣泛應用,主要是鋼鐵和火藥的生產能力跟不上,張周現在正經歷大發展時期,到處都要用錢。
再加上全國保有的數十萬套鐵甲,已經足夠震懾四方,在鐵甲、精騎這一波軍事優勢消失之前,不能急著將槍炮完全推上歷史舞臺,因為那樣反而會削弱自己的戰爭優勢。
子彈面前人人平等,一個穿三層甲的漢家武士,不會比一個只穿單衣的蠻人防禦力好多少。
是以雖然火器開始快速發展,但在各種因素的制約下,張賢瑀這裡還沒有火器隊伍。
不過他擔任樞密副使的時候,是跟著父親張鉊見識過的,知道火器的厲害,他沒有但可以向父親請求。
現在把這些硫礦開採、提煉出來,進軍巴格達的時候,用得著。
十二月十一,周軍三萬五千大軍冒著紛飛的雪花,開始圍攻塞姆南城,雖然沒有火炮,但是棺材爆破的老本事還是沒忘。
張賢瑀親自領兵猛攻七八日,打的城中守軍筋疲力盡,張賢太領著萬餘精騎又連續兩次擊敗拉伊(德黑蘭)方向來的援軍,使城中陷入了絕望之中。
就在這種疲憊又絕望的交雜中,張賢瑀遣死士扛著數十個裝滿火藥的小棺材,在黎明冒險衝到城下。
隨後在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塞姆南城城牆直接被炸塌了一截,等候多時的漢軍甲士一擁而入。
。。。
紹明三年,公元962年,十二月二十一,張賢瑀進入了大食人被肅清一空的塞姆南城。
這位大王周圍,都是狂熱的漢軍低階軍官,不少人已經在興奮的談論這麼富庶的地方,能夠封出多少個封臣,那些被俘虜的金髮菩薩蠻多麼夠勁了。
且不單是低階軍官這麼狂熱,張賢瑀身邊幾十米內的中高階軍官都很興奮,他們不斷向張賢瑀請命,希望能作為先鋒,現在趁著風雪來個奇襲拉伊。
而在這種狂熱的氣氛中,張賢瑀保持了足夠的冷靜。
因為塞姆南距離馬什哈德,已經足足有一千里之遙,跟東京開封府到長安的距離差不多了。
於是張賢瑀堅決制止了麾下兵將的冒進,開始一邊加固塞姆南城囤積物資,一邊建立可靠的後勤補給線。
另外還大肆宣揚,漢軍是來讓曼蘇爾進入巴格達去恢復波斯王國的,以此拉攏波斯人。
而直到了這時候,呼羅珊被完全攻陷,漢軍兵臨拉伊的訊息,才傳到了巴格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