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繼續向外擴張,白從信西面是魯三郎的定海大公國,北面是虎廣為女婿控制的宋藩國,東面是他不能動的寧遠直隸府,西南是薩曼波斯,東南是佔據撒馬爾罕的金藩國。
他媽的,這算是完全把鄭藩國的未來,給四面圍堵堵死了啊,未來已經完全能看到頭了。
而當初為了打贏第四次石國城之戰,白從信開出了極高的賞格。
戰後為了安置族人,又不能不兌現承諾,那就只能壓縮王族控制的土地。
在如今全天下已經形成的燕、楚、宋、鄭諸藩國中,鄭藩是王室佔有土地和其他財富以及人口最少的蕃國,甚至都比不過魯三郎的定海大公,以及農民富的日南君侯。
這怎麼讓白從信不急嘛,他現在就跟郭子儀一樣,有七個兒子八個女兒,孫子、孫女已經二十多個了,日後還會越來越多。
鄭藩王室能掌控的財貨、土地和人口根本就不夠分。
就這麼一直下去的話,只要他一死,不出二十年,鄭藩就要內亂,還是大大的內亂,白從信沒法不急啊!
他急的頭髮都快掉光了,但又沒有別的辦法,就只能想法去蠶食李從德的金藩和薩曼波斯,能搞一點是一點。
而金藩國呢,張賢瑀一條條的理出來了,這金藩地位不同尋常,于闐在朝廷之內,安穩又富裕,還是祖地。
現在一朝移藩到了康居(撒馬爾罕),治下百姓不願意接受金藩的統治,不斷往臨近的安息(布哈拉)、東安、解蘇(杜尚別)跑。
同時又還要面臨西北面白從信的壓力,西邊的薩曼波斯也不能信任,東邊還要跟佔據吐火羅,尚未臣服安遠國叛徒打鬥。
這就像是個本來吃喝不愁的富二代,突然被攆出來搞什麼自主創業,公司好不容易開張,四面八方都是問題,心裡能舒服就怪了。
而郭婤兒這邊,問題有兩方面,一是曼蘇爾已經十六歲,算是長大了。
雖然他在郭婤兒的養育下,對漢文化的親近度很高,又皈依了六法宗,但這河中之地,顯然朝廷並不打算給他,
同時張鉊好像又不太願意讓曼蘇爾去中原,這就很麻煩了,必須要儘快給曼蘇爾找塊地方安置。
第二則是郭婤兒,她今年才剛滿三十歲,但已經不適合做曼蘇爾的養母了,郭婤兒也表現出來不希望繼續做曼蘇爾養母的意思。
同時郭婤兒還跟狂熱六法宗上師室利縛羅,也就是慈賢法師那個原本在高麗傳教,但火速就賣了高麗王王昭的師弟結成了同盟。
室利縛羅網路了一大批人,郭婤兒自己也蒐羅了一批人,看樣子是室利縛羅準備擁戴郭婤兒為主,帶著大批信徒離開河中,去什麼地方去做女王順便傳教。
這可有點難辦了,比白從信和李從德的問題還難辦。
至於定海大公魯三郎,他的問題反倒是最好解決的。
定海大公國位於雷翥海(鹹海),以西以北全是遊牧部落。
當初被打跑的烏古斯葉護國葉護達奴悉密。
張聖人的老對手,五十幾歲了還奔波於抗周第一線的小強曾經喀喇汗國的薩克圖汗,都在這一面。
他們聯合了中亞草原到裡海、伏爾加河沿岸的大量草原部族,不斷襲擾定海大公國的牧場和耕地。
雖然魯三郎,特別是他養子魯克圖英勇善戰,多次擊破這些賊胡,打的他們哭爹喊孃的。
但定海大公國畢竟只有二十幾萬人,要守備這麼長的國境線就已經非常吃力了,還要應付全方位的騷擾,確實有些難。
因此魯三郎和定海大公國的問題,就是迫切需要一個大腿。
原本魯三郎是跟白從信抱團的,但自從看到了白從信的困境後,魯三郎害怕他會腦子發熱作死惹毛皇帝,因此就斷絕了和白從信的聯合。
沒了鄭藩的支援,其餘薩曼波斯、金藩以及宋藩,根本當不了魯三郎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