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元府,山南道節度署衙,孫漢韶知道源州的形勢勉強算是穩住後,心裡並未有多麼放心,因為午口關被佔,始終是個麻煩。
不說目前的威脅,就說周軍只要能佔據午口關,日後花上半年時間把子午道一疏通,下一仗就不用打了。
於是孫漢韶還是想趁著周軍還沒出褒斜道的時候,再增兵打一下午口關的周軍。
至少也要恢復饒峰關的防禦,反正蜀軍有貫穿興元府的漢水可用,來去自如。
但是羅玉兒卻沒給他這個機會,就在孫漢韶考慮調兵的時候,王通訊押著孫順超,與李存惠一起,騙開了褒斜道最後一道關卡七盤關。
七盤關守將本不願開啟關門,但禁不住孫順超以孫漢韶侄子的身份施壓,結果等開啟關門意識到不妙,一切就來不及了。
待王通訊的李存惠騙開關門以後,一萬餘周軍自褒斜道魚貫而出,開始猛攻關口外的褒城縣。
褒城縣距離漢中不過四十里,而且並不是什麼關隘而是一座縣城而已。
佔據了褒城縣,就可以以此為據點圍攻漢中了。
歷朝歷代自關中打漢中,如果已經打到了褒城縣,戰鬥基本就結束了,割據漢中的頭面人物,就會開始考慮請降。
因為漢中(興元府)跟褒城縣一樣,也是無險可守,根本不可能抗拒大兵。
不過,這一次有點不一樣,首先周國佔據關中也只有兩三年,又是走精兵路線,所以並未像此前各朝一樣,有能力調集十萬八萬大軍自褒斜道而出。
其次褒城縣的蜀軍竟然十分頑強,加上週軍遠道而來頗為疲憊,沒能立刻攻陷褒城縣,這就給孫漢韶調兵遣將的時間。
在收到褒城縣示警的第二日清晨,孫漢韶一面派人飛馬傳訊給源州的王環和李進,命他們趕緊舍了源州城,帶七千人回援興元府。
一面盡出興元府府庫賞賜諸軍,又募集山南道民間的敢戰之士,準備就在漢水邊,與周軍決戰。
張周紹明三年,孟蜀廣政十八年,公元948年,四月初七。
孫漢韶盡出孟蜀山南道興元府精兵一萬二千並徵召健兒兩萬,主動出興元府北上,想要救援褒城縣並與周軍決戰。
孫漢韶對蜀軍諸將說道:“北兵遠來,一月之中就走褒斜道五百里南下,還曾受挫於武休關,定然極為疲憊,又因為連下關城有輕視之心。
吾等人數倍於敵,尚有地主之利,若能萬眾一心,定能擊滅北兵。”
孫漢韶自後唐李從珂鳳翔起兵後,就以源州武定軍節度使的身份歸順孟蜀。
孟知祥對他極為優渥,麾下的兵丁從未被拆分,一直都是孫漢韶掌握。
同時,在孟昶繼位後,孫漢韶又實際上成為了孟昶政治上的盟友。
因為他既不屬於張業、趙廷隱這種孟知祥老臣派,又與蜀中大族沒多少牽連。
因此雖然曾被孟昶召回成都高高掛起,但等孟昶知道孫漢韶作用後,立刻就被放回了漢中,並且孟昶還給孫漢韶增了兵,連監軍都沒派,極度信任。
孫漢韶在孟蜀的身份,探究到深處,其實已經不能算個臣子。
要知道沒有他策動,孟蜀是不可能有漢中的,加上一直以來頗具獨立性,孫漢韶實際上是孟蜀這個政權的小股東。
漢中的山南道蜀軍也一樣,如果說孫漢韶是孟蜀的股東,他們就是孫漢韶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