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高彥儔的謹慎,寧江軍督監武守謙則大為放心,這種情況下,就算周師走到夔州,恐怕也是身心俱憊,根本不可能抵抗的住白帝城兩岸的石砲轟擊。
不能說高彥儔和武守謙的認識是錯誤的,在大部分的情況下確實是這樣,但馬昭遠馬鷂子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
張聖人專門把他從徐州調來,可不是閒的沒事做,就是看中了馬昭遠粗中有細。
早在大軍出發前,馬昭遠就找張鉊將湖北、湖南二行省的錦衣親衛指揮權拿到了手裡,錦衣親衛也派了一個都尉來協助馬昭遠。
這些大多隸屬於蜀國的縴夫極為抱團,也確實很不容易相信外人,但他們相信一類人,那就是專門做他們生意的行商。
這些行商是河西商會專門幫錦衣親衛培訓的,一年前就開始在莽莽的巫山中行走。
他們為縴夫和山民們帶來了當地必須的鹽、茶、布、糖以及成藥,某些行商還會治一點人的頭疼腦熱以及給大牲畜治病。
更重要的是,他們行事公允,某些時候,還會同意賒欠,因而在巫山的縴夫和山民中極有信譽。
馬昭遠透過他們的努力,順利將這些山民和縴夫的首領,請到了秭歸縣。
蜀軍探子看到的船隊走不動,其實是馬昭遠的放出的煙霧彈,實際情況是馬昭遠親自到了巴東縣,來與這些首領們會面。
而在請示過張鉊以後,馬昭遠也極為大方,為這些山民和縴夫首領放出一百個禁軍水軍的資格,以及可以均田的三百個衛所軍資格。
並承諾其他山民和縴夫願意到夔州等地居住的,也可以安排。
看似好像不多,但實際上這些山民加縴夫一共也就不過三四千丁壯,現在放出來四百個位置,就可以讓他們中的十分之一從此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有了相信的行商擔保,二十二個山民和縴夫首領立刻就單膝跪下,發誓要為大周效忠了。
而馬昭遠一邊讓這二十二人把家眷送來做人質,一邊假裝因為船行不得而大發雷霆,處罰了一批軍將文吏,以此來麻痺蜀軍探子。
他是怕武守謙派了好幾撥來查探,但實際上馬昭遠多慮了,武守謙一共就派了兩撥人。
這兩撥人早就以為得到了詳實的情報,搶著回去領報信的賞賜去了。
而武守謙也沒有再派探子到巴東縣,這可是要翻越巫山與大巴山啊!水路也是要走極為驚險的長江三峽水道,小船順江而下,再想回去就困難了。
這就導致蜀軍根本沒多少人願意來幹這活,就算是被派出來,也大多敷衍了事。
於是三月十六,平蜀行營的大軍趁著凌晨再次出發之後,夔州的高彥儔和武守謙,壓根就不知道。
三月十九,平蜀大軍沿江而上,馬上就要到達巫峽峽口,這裡已經是蜀國的地界,蜀軍在這裡設有巫山、三匯兩大軍寨。
其中巫山軍寨更靠東,在今重慶市巫山縣城附近。三匯軍寨在今巫山縣大昌鎮。平蜀大軍遇到的第一個軍寨,便是巫山寨。
此寨立於長江三峽之一的巫峽峽口,分南北兩寨,江上設木柵欄兩重,兩岸皆有伏遠弩等大弩作為火力支撐。
其中南寨有兵三百,小船二十艘,每船可載五名弓弩手,兩名刀盾手和三名跳幫鬥兵,以及船伕等四人。
北寨有兵七百,大小船三十餘艘,同樣配了弩手。
可以說,這樣的配置,雖然不可能將平蜀水軍完全擋住,但是擊退平蜀水軍前鋒,堅持個三五天,等待夔州的寧江軍水軍南下增援,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