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開始,就有傳聞說北面的遼國欲要南侵,如今看來,很可能是真的。
這必是遼國派來搶關的先鋒,請別將撥五十個武班和五十甲士給某家,定能擊退北面之賊。
別將則緊守南城,必要時砍斷浮橋,就足以守禦了。”
副將信心爆棚,因為他根本就沒想過,這個天下有什麼重甲只有三十多斤,更想不到有什麼樣的國家,能隨便湊齊身穿五六十斤甲冑,還能健步如飛的兩百人。
樸承景沒經歷過戰鬥,心裡正如同打鼓一般,此刻聽到副將如此胸有成竹,樸承景長長鬆了口氣,立刻應允了他的請求,隨後立刻派人走南城去向西京留守示警,以及準備砍斷南邊浮橋。
副將姓柳,出身高麗豪族貞州柳氏,有個堂姑嫁給了開國大王王建。
不過由於他與這位王妃堂的比較遠,因此柳副將沾到的光不多,所以當他看到真的有戰事爆發的時候,就敏銳的意識到‘機會’來了。
只要他率領手下的虎狼甲士,堵住了北寇的第一波進攻,那功勞就大了去了,幸好樸家的這位二郎君有些膽怯,不然這大功,根本就輪不到他。
阿思格猛地放下手中的長柯斧,單手提著一面鐵盾,狂吼一聲就往北城門撞去,因為那些高麗兵卒馬上就要將門關上了。
阿思格自重兩百一十斤,全力奔跑起來再猛地一撞,力道之大可以想象!
他這種體格,在這個食物並不充分的時代,是極為罕見的,而對面的高麗兵卒,才基本是正常的體型,一米六上下甚至更低,一百二三十十斤的體重。
這種身體素質,就是人再多,也怎麼可能經得住阿思格的衝撞,哐噹一聲,隨即就是慘叫聲傳來。
蠻牛一般的阿思格雖然被三四支長槍擊中,但鐵盾足夠堅固,他一點事沒有,反倒是正在關城門和用長槍的高麗兵卒,直接被撞翻在了地上。
隨後,更多的先登熊虎飛奔過來,他們拿起長柯斧,將北城門砍出了巨大的破洞,徹底關不上了。
撞翻高麗兵卒的阿思格並未停歇,而是直接舉起鐵盾就是一頓猛砸。
這些不過是最低階的兵卒,根本經不起打,看起來有幾十上百人,但在阿思格六七人的衝撞下,不到一分鐘就被殺的四處亂跑,城門徹底被開啟了。
柳副將飛奔到此處,身邊上百甲士和數百勁卒與他一起,但趕到北門不遠處,柳副將心裡就咚了一跳。
不是因為城門已經完全被開啟,而是因為對面這二百人,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阿思格狂吼一聲,手中的鐵盾應聲而出,呼嘯著就向對面的高麗甲士旋轉飛去。
哐噹一聲,砸翻了三五人,隨後他撿起一根不知道誰掉下的長柯斧,徑直撲向了對面。
此時,兩百先登已經有百餘人衝了進來,看到阿思格等人猛衝之後,著輕甲的善射者立刻佔領兩旁房頂,箭如雨點般射向對面的高麗人。
高麗甲士其實還算精銳,因為他們能穩穩結陣,還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射術精湛的應該搶佔高地,但可惜雙方的甲冑差距,太大了。
此時高麗和倭國流行的鐵甲,是一種叫做掛甲的玩意。
雖然嚴格來說也是扎甲的一種,但他們打造不出靈活性很好的甲片,也沒有複雜的編織工藝。
所以不像扎甲那樣鐵片硬度較高,編織緊密,掛甲只是將甲葉勉強串聯在了一起。
這種甲平時看著沒什麼,但到了戰場上,在遇到破甲能力或者動能較強武器攻擊的時候,掛甲的甲葉會被打出縫隙,從而導致就算沒有穿透甲葉,也可以破甲的情況。
高麗射手射出的箭矢,將身穿兩層布面鐵甲的阿思格射成了刺蝟,但卻根本沒有真正傷害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