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大部分人都不過是裝模作樣,少數幾人叫著要報血仇,但根本提不出一點有用的建議,心灰意冷下,乾脆就藉著劉仁瞻的死訊,又遁回了後宮之中。
內宮,王后鍾氏拉著淩氏等后妃,將李璟長子李弘冀,次子李弘茂、六子李從嘉、七子李從善等都帶了過來。
李璟諸子中,李弘冀今年已經十六歲,長得非常強壯,平素沉默寡言,但一談到兵事,卻滔滔不絕,去年出鎮潤州鎮海軍,頗得兵將擁戴。
次子李弘茂只比李弘冀小几個月,精擅騎射與槊法,喜好詩文,頗有風範。
六子李從嘉一目重童,今年雖然只有十二歲,但在詩畫一道上,已經有了相當功底。
李璟對這三個兒子,都非常喜愛,女兒之中,則獨愛今年七歲的永寧公主。
而這位公主,也有一段對她來說堪稱苦難,對後人來說,卻相當傳奇的經歷。
據說歷史上李煜投降後,車神趙二哥強納已經三十餘歲的永寧公主,結果在北上爭奪燕雲的時候,趙二哥屁股中箭,將永寧公主丟在了幽州城外。
永寧公主被遼軍俘虜之後,又被遼聖宗看上,封為芳儀。
李璟一看這陣勢,其實就猜到王后鍾氏要說什麼了,他長嘆一聲。
鍾氏卻一反常態,著素衣,命淩氏等奏樂相合,悽聲唱曰。
“督護初征時,農亦惡聞許。願作石尤風,四面斷行旅。聞歡去北征,相送直瀆浦。只有淚可出,無復情可吐!”
淩氏也在後面跟著深深哀切低唱,“丁都護,丁都護。”
這首舞曲,名喚《都護》,講的是東晉末,後來的宋高祖劉裕長女婿,振威將軍徐逵之在征討司馬休之的時候,被司馬休之部下魯軌所殺。
劉裕令心腹衛士督護丁旿為徐逵之收屍,不擅言辭的丁旿,面對一身縞素的劉裕長女劉興弟,更不忍說徐逵之在戰場上身首異處的慘事。
只有劉興弟問一句,他才勉強答一句,劉興弟心痛丈夫戰死,見不到屍身,心中悲切,只得掩面不斷呼喚:“丁督護啊!丁都護!”
聲音哀切悽婉,多少傷心苦痛,盡在不言中。
後來時人以永興公主劉興弟的聲聲哀嘆,做《都護》曲。
唐時詩仙李太白重做了丁都護歌,但鍾氏所唱,還是劉宋時期聲聲悽切的都護曲,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鍾氏與李璟,夫妻非常恩愛,是以她深知,對李璟這樣的文藝青年應該用什麼來勸。
這首丁都護如此不吉利,李璟卻被唱的淚流滿面,他以箸擊碗,跟著唱到:“願得生生世,不落帝王家,得以與卿卿,泛舟江湖間。”
兒女見父母這樣,哪怕是素來沉默寡言的李弘冀,也不禁潸然淚下。
鍾氏也哭倒在地,手舉張鉊生母慈聖皇太后親筆所寫,嫡母慈佑皇太后共同用印的書信呈給李璟。